书城文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7230800000016

第16章 田欣毅 良师益友——祝九十华诞 学九大精神

我认识许毅同志是从1978年我当抚顺财政局长后读他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杠杆等文章指导工作开始的。1990年我离休后又经他和杨纪琬同志推荐当上了大连中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与他的直接接触就更多了。有的是理论接触,有的是志趣相投或名字都有毅字,显得格外亲切,感受也深。就我的体会,他身上的优点实在很多,值得敬佩。

一是学习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学徒到著名经济学家就是充分的证明,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在正规学校里读过多少书,完全靠自学自修,要比常人多付出多少辛勤和刻苦。许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有向实践学习的精神,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老年眼疾、视力不佳情况下,也坚持不断借力帮助学习,孜孜不倦。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坚决拥护马克思主义。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中国特色,强调与时俱进。他主张学习外国经验,但他反对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地学习。这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主张。他主张学以致用,用外国先进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例如他的专著《中国特色论》就是突出代表。他拥护“三个代表”,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

三是他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特别强调调查研究的精神,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虽然已是耄耋老人,还是到处去调查研究,每年几乎一半以上时间跑工厂、去农村;跑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也去较落后地区,所以他总能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为理论基础。我们常开玩笑地说,许老是“桃李满天下,全国满天飞”。他的著述都带有鲜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例如他感到中国三农是大问题,他就多次去农村调查,写出《三农问题研究》;中国资本主义是怎么产生的?他从《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入手,找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萌芽。

四是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例如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独创的《国家分配论》提出三大基金六项扣除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论,是社会主义再生产四个环节财政都应参与的分配论,是预算内、预算外都管的大财政分配论。

五是平易近人的精神。他的资格很老,学识渊博,可和他接触的时候,却很随便,什么都可以谈,不摆权威的架子,他不讲究吃喝穿住,能对付就行。有一次他和另一位领导来大连中华所检查工作,晚上飞机回北京,进入安检后的候机室,因某种原因需待第二天早晨才能起飞,打个电话我们就可安排。可他们两位自己打车,回到我们办公室原有的两张简陋床位住下来,第二天早晨又不声不响地走掉。每谈起这件事我们都非常抱歉,可许老却说这没什么,打搅你们,大家都睡不好;还有一次来大连财政局,非要在局内食堂和大家一起吃食堂的饭菜,拗不过他只好如此。因为我常去许老家,和他家人关系都很密切,许老夫人罗立人同志还为我书写了很有鼓励意义的条幅。

六是治学严谨,注意培育年轻人的精神。他带出的研究生、博士生为数众多,且一律从严要求。例如博士生鲁昕,一边在任抚顺市财政局长,一边读他的博士生,经常起早贪黑搞作业,累得头痛,我看她太累了,给她向许老说情,能否宽舒点?可他却说,“不行,必须严格,对学生严格要求,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现在的鲁昕已成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女副省长。他在中华所时曾经派出不少年轻人去国外学习,现在,都成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骨干。

七是忠于职守的品格精神。在他任中华所董事长期间,特别强调注会人员的品德。他常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绝不能干弄虚作假欺骗人民的勾当。谁砸中华所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正因如此,我们才顶住了当时那些用歪门邪道就想上市的公司,如某股份公司主营利润只有12万元,却要用移花接木的手段进行包装,只要我们在审计报告年、月上改两个字,就要多少钱给多少钱,被拒绝后,甚至用同归于尽等威胁的口吻来强迫我们,我们也坚决顶住了。这都和许老的坚决态度有关。遗憾的是后来外地某会计所却给包装上市了,一些人发了财,股民吃了亏,现在该企业也垮了台。

八是刚毅性格。熟悉许老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从不看风使舵。朋友归朋友,学术归学术。我知道他和有些专家学者私下关系很好,但学术观点不同,可以争得面红耳赤绝不妥协,但他从不记仇,过后又亲如家人。

九是善于组织、团结同志的精神。我参加过多次许老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和工作会议,深感他组织协调能力很强,他召开的会议往往是既有理论工作者,又有实际工作者从实践中提升理论,从理论上指导实践。特别是对实际工作者即使有一点小的进步,他都会积极鼓励,例如拙著《财政改革探索》仅仅是不同时期改革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或工作小结,也被中国财政学会评为优秀奖,无非是对做实际工作者的一种鼓励。所以对他召开的会议别人都愿意参加。

许毅同志其他方面的优点还很多,仅就这九条,就够我学一辈子的了。许毅同志可以说是中国土生土长、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财政专家。希望我们国家的这类专家越多越好。

最后,祝许毅同志越活越年轻,越活越精神,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写于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