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7194300000037

第37章 叩响命运之门(4)

接纳移民时,各省市的农民兄弟总是把好田、好土、好房让给移民兄弟。他们虽然不在库区,但同样为三峡工程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博大情怀,同样感动着三峡移民,也同样感动着中国。

外迁办副主任雷猛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常在江西和三峡之间奔走,他对我说:“江西人为了三峡移民被迁走,他们为三峡移民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移民‘,噙着泪让出祖祖辈辈耕种的熟田熟土。当地农民朴素的情怀是令人感动的。一位江西老乡对我说,’让出土地,我们也不容易,但三峡移民背井离乡更不容易!‘”

一个是“不容易”,一个是“更不容易”,江西人这句朴实无华的语言让雷猛感慨不已。

“你应该去采访一下江西的情况。”他对我说。

年轻的周小勇是江西省靖安县老区建设移民办副主任,说起安置三峡来的移民乡亲,就有一种特殊性的感情。他向我讲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说实话,我从没去过三峡,从没和三峡人打过交道。然而,是国家的“三峡工程”建设,把我们江西省靖安县的干部、群众和三峡移民紧紧连在一起,使大家由陌生人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的家乡靖安县是江西红土地上的一块“绿宝石”,是安置三峡移民的首选之地。

早在1999年9月,省领导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移民干部:“三峡工程库区农村移民的外迁安置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当时,我们感觉压力很大,心里没底儿。

作为江西省首批移民安置试点县,我们什么都得学,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特别是编制《移民安置规划》这个环节,我们从调查摸底、选点、测量、绘图,整整45天与建设局、土地局、水务局、供电局、交通局等部门及有关乡镇90多位同志一起,在田间、地头、山林爬上跑下,对选定的32个移民安置点的4368亩水田、旱地、山林地、宅基地及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进行实地测量,确定面积,绘制图纸,签订协议,拿出概算。为了拿出一套完美的“安置规划”,我们对自己苛求到了“鸡蛋里挑骨头”,一套方案不满意,推倒重来,还不满意,再推倒重来。回首这个艰难过程,如今一想都头皮发麻,然而望着堆得有一人高的规划草稿,我们感到无比的宽慰,因为我们相信:有了这么一个好的开端,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然而,现实远不止想象的这么乐观,碰到的第一件难事便是建房。

为了让移民住上结构合理、新颖别致、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住房,我们请建筑专家设计了三套住房图纸供移民自主选择。住房为两层全现浇砖混结构,设置了地圈梁,正面贴瓷砖安装铝合金窗。按照这样的设计,在靖安的造价是不会低于340元/平方米。

考虑到三峡移民的承受度,县里减免和优惠了所有规费,承建单位也抱着“讲政治,赚饭钱,为三峡移民出份力”的目的,最后造价定在288元/平方米。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建立了移民住房质量责任制,把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并落实相关责任人,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有关规定,严把建材质量和施工安全关。

当移民们搬进新房时,都打心眼里发出了“比老家的房子好多了”的赞叹。国家部委的领导来到我们靖安,也高兴地说:“三峡移民的家最好找,只要找到最漂亮的小楼房,那一定是我们三峡移民的家!”的确,三峡移民的住房质量高、规格好,超过了我们当地群众的住房条件。

如果说,三峡移民为建设三峡工程做出了重大牺牲,那么,我们迁入地的父老乡亲又为三峡移民做出了重大奉献。他们用一颗滚烫的心,用真挚的感情,来接纳自己的亲人--我们可亲可敬的三峡移民。

2000年5月初,云阳县养鹿乡的三峡移民来到我县香田乡白露村牛背垅点对接考察。原先是把移民建房点规划在乡村公路旁的一个砖坯场,移民的水田集中规划在建房点东部,距建房点约300米。移民考察后要求在水田中央的一块柑橘园中建房,认为这样方便耕作,并要求修建大路接通公路,否则就不同意在此落户。

靖安是中国柑橘之乡,柑橘又是香田农民的经济支柱,这片果园面积17.3亩,树干有碗口粗,全部进入盛果期,亩产达6000多斤,一到收获季节,那就是黄澄澄的金子呀,是尚不富裕的靖安老乡一年生产生活的依靠啊。产权为5户村民所有,并有2户在果园的旧房中生活。移民的要求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真是左右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哪块都痛,但一想到离别故土外迁移民的痛,我们答应了这个有点不近人情的要求。我们与香田乡政府及白露村委,连夜召集5户村民开会做工作,一直到凌晨3点,淳朴善良、明晓大义的5户村民同意让出果园给移民作宅基地,2户村民也同意拆除旧房迁出果园,并将四周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并划给移民。当时他们将自己亲手栽的果树砍掉,将住了自家几代人的房屋拆除时,我们的村民泪水长流。

在整个移民接收过程中,让地的故事时常涌现,在仁首镇接收安置点,有个三峡移民看中了一处不在规划中的好田,村干部为难,镇党委书记当场拍板:“给!”让出好田的村民含泪对家人解释说:“人家背井离乡移民到我们这儿,比我们更难更苦。”该镇雷家垅安置点,开始只接纳10户移民,却被12户人看中,并提出要将当地两户村民刚建的新房买下。如此“过分”要求,真难为了镇、村干部。淳朴的靖安人识大体,顾大局,两户村民二话没说,不仅卖了新房给移民,而且搬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寸土不留地让给了移民兄弟。这里的村民们还将住宅附近的64.2亩水田调出让给移民耕作。

“你喜欢什么地方,我们就让出什么地方。”在虎山农场、县良种场、寿观林场、马尾山林场,一经三峡移民选中,场里的干部职工二话不说,当即拆除厂房、住房,让给移民建新房。

移民来了,不是态度热情点、说话好听点、帮扶积极点就够了,还应该考虑:人家千里迢迢来,你把他安顿得咋样?是否为他着想,替他分忧?这就要求我们移民干部心里时刻要有移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具体负责移民工作的龙小文是位女同志,五年来负责接收安置移民工作,她比别人做的事多,吃的苦多,用的情更多,以至于她丈夫回家见不到她,只好用“她不是我的老婆,她是移民大家的婆娘”的话来安慰自己。

还有一个三峡移民认当地人做“舅舅”的故事。红岗林场场长张希贵是个豪爽、热情又正直的中年汉子,为了做好安置三峡移民工作,几乎是天天在移民家中转。范云靖是全国最小的一个移民,他出生在移民搬迁的轮船上。在范云靖还没到之前,张希贵便嘱咐妻子把自家最肥的老母鸡杀了,炖好一锅汤,买好红糖和奶粉。当范云靖母子一到,他们便立即将母子安顿在自己家坐月子,产妇喝上了鸡汤,新生婴儿喝上牛奶,年轻的父母感动得热泪长流。为了感谢张场长热心周到的安排,小云靖便认了这个舅舅,为纪念云阳迁到靖安的这段历史,便取了个非常有纪念性的名字:范云靖。“舅舅”的称呼于是在移民中传扬开了。张希贵就是凭着自己用真心、爱心、热情赢来的这份尊重,将这个点的移民工作做得细致入微。

最震撼人心的还是2005年9月干部群众同抗“泰利”台风,救助移民兄弟转危为安的事。“泰利”台风给靖安带来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双溪镇曹山村叶家组移民点在北潦河边上。9月3日凌晨1点,连下了一天一夜暴雨的靖安北潦河,经不起山洪的横冲直撞,最终决堤。山洪的暴发对长期居住在长江边上的三峡移民有点见怪不怪,当该镇镇长刘方文半夜带领乡村干部赶到那儿时,看着洪水进了里屋,可移民兄弟说什么也不走,连家里的东西都不愿往高处搬。乡村干部一边劝说他们迅速搬东西撤退,一边帮助他们将贵重东西往高处挪。移民黄世喜的儿媳正在坐月子,按老家的规矩是不能搬运的,移民干部张梅蹚着已到膝盖深的水来到她家,劝说他们一家快走,他们还是不愿走。望着越涨越高的洪水,看着越来越犟的黄世喜一家,张梅急得就差跪下了。重要东西已全部转移到楼梯上了,房里的水已快到腰上,黄世喜有点慌了,但他又以儿媳坐月子不能下水为由不走,村支书陈铁根的爱人见状,立即脱下自己穿的防水衣裤给产妇穿上,最终劝说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到凌晨6点,这个点上9户47名移民全部撤离安排到地势较高的上林组村民或老移民家中吃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给靖安县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面对灾难全县人民没有气馁,村帮村、户帮户,特别是对三峡移民,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看一等,实行“一对一”灾后救助。全县机关干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短短3天时间,为移民捐款上万元,对受灾严重的曹山村叶家组移民一次就送去了3200元的捐款。

“红土情怀融化巫山云雨,两地血肉交融兄弟情深”,这是2000年首批迁入靖安的三峡移民在春节时撰写的一副长联,这也是两地群众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致富的真实写照。

迁入来的三峡移民大都有种玉米的习惯,但由于品种不行,产量低、品质差,卖不到好价钱,大部分只能作为猪饲料。

县农业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想方设法与省种子公司联系,为移民选购优良品种,让他们按照习惯种玉米。省种子站听说是扶助三峡移民,二话没说,无偿提供“沪玉糯一号”优良玉米种子800斤给三峡移民试种,并且从播种、田管、采摘、销售等各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帮扶。这批种子分别在雷公尖、仁首、县良种场三个移民点试种成功。玉米一上市,便成为市民的抢手货,市场价比一般玉米高出一倍多,每亩增收500元,并销售到省城南昌的市场上。

这种手足之情,体现在移民生产生活的每时每刻。初来乍到,移民不会种田,当地群众手把手教;犁田耙地、撒种抛秧,“一对一”地帮扶。有的移民希望栽种柑橘,果业技术人员主动上门作技术指导,科学合理地安排移民的耕地,并为种果树的298户移民建起了“猪--沼--果”立体生态模式。当地果农毫无保留地将果树高产的看家本领一一传授给移民邻居,使移民迅速适应了当地的生产生活,融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之中。

眼看三峡大坝就要修好了,三峡移民逐渐变成江西老表了,他们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这种心与心的对接,让新的大家庭变得更美好、更甜蜜!

一份珍藏的清单

冯江平是重庆市移民局外迁办副主任,负责迁往山东移民的联系工作。四五年时间里,他从库区到山东各个安置点,奔波了10多个来回。

山东是唯一接收三峡移民的北方地区,又是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老区。山东人接收三峡移民的热情,决不亚于战争年代接待“子弟兵”。山东旭升村接收了从重庆忠县迁来的43户175人。村里人均土地原来就不到9分,却慷慨地拿出最好的地段,使移民人均达到1亩多。天冷了,全村党员捐款,为移民添置了100多床棉被。这些事,都深深地感动着移民。

迁往山东的一万多名三峡移民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的峡江。但山东却把济南、青岛、威海、烟台、泰安、济宁、潍坊、淄博、东营等本省经济排名前9位的地区拿出来安置移民。根据“相对集中、分散安置,方便移民生产生活,有利融通、融化、融合”的安置原则,山东9个地级市都制定出与青岛基本一样的移民生活用品清单,这些物品都不是用移民的补偿资金,而是由山东人另外掏钱对移民进行补贴。

冯江平保留着山东省各地接收移民的文件,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山东人对三峡移民的关爱和体恤真是无微不至,其中有一份清单,完全有资格进入三峡移民博物馆。

从这份清单可以看出,山东人用坦诚、博大的胸襟,用各种方式温暖、抚慰着离乡背井的移民兄弟,熨贴着他们绵绵不断乡愁。

冯江平说:“这是在安置三峡百万移民的过程中,一份值得永远珍藏的、充满人性关爱的’细腻文件‘。山东人与库区移民的兄弟情义,与三峡移民的壮举一样感天动地。我将永远保存这清单!”

第二故乡第一课

2004年8月3日落户嘉兴市秀洲区的100多名重庆三峡移民,在落户的第二天一大早,“移民就业培训班”就在新塍镇镇政府二楼办公室里开课了。刚刚落户的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的100多名移民,坐得整整齐齐,有的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在不停地记着笔记。村规民约、交通安全、计划生育政策等都是讲课内容,接下来是有针对性的技术和业务培训。

“参加培训,使我们能更快地了解这里的环境,适应这里的生活。”正在参加培训的移民彭余说,现在他家6口人住进了170多平方米的新楼,妻子来这里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了工作,心里也踏实了。他希望自己能多学点东西,在这个好地方干出一番事业来。

2005年3月,一场特殊的培训在浙江富阳举行。来自重庆涪陵的86位移民,迁到新家富阳不到半年,就被请到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种植榨菜。

涪陵榨菜,世界闻名,这些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是种榨菜的人,迁到浙江的移民,几乎每一家人在涪陵都种榨菜,要去参加培训,学习种榨菜?是请涪陵人讲还是听浙江人讲?是不是搞错了?

浙江人给来自榨菜之乡的移民讲种榨菜,是不是班门弄斧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