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115

第115章 海州弩机

“原文”

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勾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之于堋,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予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译文”

我前几年在海州时,有人挖地得到了一个弩机,弩机的望山很长,望山的旁边有小的标记,像尺子一样有分寸刻度。推测其用意,是用眼睛瞄准箭头,再用望山的刻度校准它,从而确定箭头的高低,这正是采用算术家的勾股之法。《太甲》上记载说:“射箭的时候,查看箭尾和刻度,二者相合时就放箭。”估计说的就是这种刻度。汉代陈王刘宠擅长射弩箭,十发十中,而且射中的都是同一处。他的方法是“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这些话隐晦难懂,大意是:“天覆地载”指发射时前后手的姿势,“参连为奇”是说用望山的刻度对准箭头,箭头对准目标,三点连成一条平直的线,这恰好是使用勾股原理测定望山刻度高低的方法。三经三纬,是在箭靶上画三根垂直线和三根水平线,用来标明位置的上下左右。我曾经在箭靶上划出三经、三纬,用箭头瞄准它发射弩矢,发十枝也能射中七、八枝。如果再在弩机上刻上刻度,一定会射得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