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114

第114章 透光镜

“原文”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译文”

世上有透光的镜子,镜的背面刻有铭文,总共二十个字,字形极为古朴,没有人能认读。把镜子放在阳光下,镜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都透到房间的墙壁上,花纹和文字都清晰分明。有人分析它的原理,认为在铸造的时候,铜敷得薄的地方先冷,惟有镜背面有花纹的地方较厚,冷得慢而铜收缩多。文字虽然在镜背,但镜面上也隐隐有痕迹,所以在阳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这面镜子,道理确实如此。然而我家中有三面镜子,又看到别人家收藏的镜子,都是一样式样,花纹和文字没有丝毫差别,样式都非常古朴。只有这一面镜子能透光,其它镜子虽然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估计古人自有别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