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93

第93章 四合院里的欢乐与苦恼

与其说居住在北京的四合院,倒不如说居住在北京的大杂院更确切。原本宽敞的大院子,东家盖间厨房,西家盖间储藏室,把四合院切割得杂乱无章,变了模样,只留下曲里拐弯狭窄的走道,感觉很别扭。

生活在拥有十余户人家的大杂院里,有欢乐,也有苦恼。知足常乐的人们,往往会把欢乐挂在嘴边,铭记心头的。

夏日的黄昏,是大杂院最热闹温馨的时刻。十几户人家下班归来,吃罢饭,干完家务,便陆陆续续来到院里凉快。放张小桌,沏壶茶,大伙儿或坐或站,家事国事天下事,天南海北,聊得津津有味。闲聊中长见识,相聚中增友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有别于高楼大厦中的邻里们。

有人风趣地说:“住在大杂院里,一家炒辣椒,呛得全院人鼻子眼痒痒。”立刻就有人接茬儿:“还有,一家炖肉满院儿香,一人有难大伙儿帮呢。”“敢情!没错儿!”大家说说笑笑,一时忘记了所有烦恼。

平时张家的电脑出故障了,站在门口喊一嗓子,隔壁学计算机的大学生,一边答应着一边走出家门,手到病除,电脑恢复了正常。李家的电视机哑巴了,去叫院里懂电器的师傅,即可上门修理,还自带备件,保准误不了你收看喜欢的节目。

春天,小五子家门口的香椿树发芽了,摘下来,分给大家尝尝鲜儿;夏日,小强家瓜棚架上长出了嫩绿的豆角,摘下来让各家分享,饱餐一顿纯天然绿色食品;秋天,大跃家门口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过不了几日,就会三、五成堆地摆放在各家窗台上,成了院内的一道好看的风景;冬天,谁家的火炉子灭了,邻居们会立刻从自家炉膛内取出红红的蜂窝煤送过去。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体贴的美好情感,体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浓浓的邻里情谊。

大杂院内家家养花,花期风景迷人。月季花、蝴蝶花、美人蕉等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不会养花的老李也种了一片死不了,红黄粉白开出一片灿烂。小强家的屋檐下,每年都要种几棵豆角丝瓜,生机勃勃爬满了架,郁郁葱葱,浓绿成荫,赏心悦目,给人清爽。尤其是老刘家种的那株夜来香,得到了全院人的青睐。每到夜晚,散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清香,把空气都染得香喷喷的,给人莫大的享受。夜静了,依然有人默默地坐在躺椅上,久久不愿进屋休息。

居住在大杂院,欢乐多多,但也有不少烦恼。在大杂院的平房里越冬,时时刻刻都在和寒冷亲密接触,比起待在温暖如春的楼房里,要遭罪多了。假如在寒冷的冬夜闹肚子,过马路上公厕变成了一种精神负担。此时此刻,真想怀抱一个暖水袋,钻进被窝儿冬眠,一觉睡到来年春暖花开。

提起北京大杂院里的破房子,有道不尽的烦忧和苦恼。不少房间里,头顶儿的房梁上,左横一根木棍子,右横一根三角铁,用铁丝七扭八歪地捆绑着,意在加固房梁。房管所怕房子塌了,怕砸了人,如果那样,就是对人民的生命太不负责任了。

屋子里的柱子底部朽烂了,面包似的,用手一捏,变成了碎末。房管所来人了,锯掉柱子底部,垫上一块东西,实在不行了,在柱子旁边再立根木桩子,能省事就省事,能省钱就省钱。至于美不美观,碍不碍事,并不重要。他们有他们的办事原则,那就是不能让房子塌了,不能把人砸着。

你再看平房的墙壁,潮湿得厉害,墙皮掉了一片又一片,露出破烂不堪的碎砖头。曾多次找到房管所,要求给予修理,无奈他们忙着呢,抽不出空儿。墙皮脱落不会导致房子倒塌,排不上日程也是有其道理的,那就耐着性子等吧。为了遮盖住潮湿的碎砖头墙壁,先用白纸糊上。白纸挡住了人的眼目,却挡不住虫子的光顾。土鳖是常客,偶尔不知从哪儿爬出一条蜈蚣,吓得人惊慌失措。

端着一盘刚炒好的土豆丝进屋,路过屋檐下,刷地一声响,掉下来一片黄土面儿,不偏不倚,覆盖了整个盘子。隔三岔五遇上这种事,你的心情不糟糕才怪呢!

雨季一到,又添烦恼。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住了,屋里还滴滴答答下个不停。这种景象似乎在儿时的小学课本里读到过,如今再现,真不应该。遇到此情况,就不麻烦房管所了,他们都在抢险呢。自己爬到房顶,盖块塑料布,漏雨问题也就解决了。

从1987年调回北京的那一天起,我一直觉得,北京大杂院的平房,破旧成这个样子,也忒丢人了。

听说政府为民做好事办实事,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危旧房改造,破旧的平房有望得到翻新。这样,既保护了古都风貌,又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这一举措得民心顺民意,深受老百姓的拥戴。让人焦灼的是,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论到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倒塌危险的破旧房子。

我坚信:面包会有的,新房会有的,眼下的现状会尽快得到改善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四合院里的欢乐会越来越多的。

2006月3月11日《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