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23

第23章 来自殿堂的吊兰

丝丝凉意在悄悄蔓延,爬上了双脚,双腿,臀,腰。上肢感觉也有些凉了。双手不由自主地离开键盘,用力来回搓着,不停地跺着脚。直起身子,抬头看到了它,郁郁葱葱,充满勃勃生机,使寒冷的冬夜有了一抹融融的春意。

小褂在不知不觉中贴紧了后背,不算长的裙子糊在腿上,感觉挺闷的,额前的头发也打了绺儿。我抓起电脑桌上的毛巾擦了一把。直起身子,抬头看到了它,亭亭玉立,站成一道绿色的屏障,我燥热的心里,顿时像吹进一缕清爽的风。

它,来自文学的殿堂——中国作家协会,它,是一株在我家生长了十几年的吊兰。

记得那是1997年的初春,我怀着崇敬、求知、好奇、忐忑等复杂的心情,迈进了神圣而富丽堂皇的文学宫殿。在我上班的办公室窗台上,摆放着几盆绿色植物,有芦荟,有文竹,有吊兰。那棵吊兰长势很好,形体也美观,细长的叶子,错落有致,很招人喜爱。一日,我从坠在花盆外面长长的细茎上,轻轻摘取一株与母体一样的小吊兰,栽种到了我家的花盆里。

最初,它只有数的清的几片叶子,稀疏而瘦弱。渐渐的,叶子越长越长,越长越稠密。层层叠叠的叶子,像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表演杂技,它们立足花盆中心,一个个向着花盆外做着下腰的姿势,线条优美而舒畅。不久,花盆中间长出一根根细茎,细茎上几乎是等距离地钻出嫩嫩的小芽,开始的时候,细茎支棱巴翘,慢慢的,随着细茎的增长,上面的小芽也逐渐长大,长得茂密起来。此时的细茎,沉甸甸地均匀地从花盆四周向下垂着,约有二尺长的样子,细茎的底端和中间,错落有致地挂着一株株小吊兰。它们像一群表演空中飞人的少女,攀援在绿色的绳索上,倾力向外伸展着美丽的腰肢,容光焕发,喜气洋洋的。

当吊兰的根须在花盆里生长到一定时间,像小地螺似的根须胀满花盆时,我会择机将它们连根拔出,然后,从细茎上摘取几株小吊兰种植到盆里。不管栽到哪里,它都能随遇而安,茁壮成长。最后长成一道养眼的风景。一盆盆长势良好的吊兰,像一道道翠绿的瀑布,顺势飞流直下。又像一座座小山峰,跌宕起伏,蜿蜒向上。何时看它,都赏心悦目。十几年了,朝夕相处,有了深厚的感情。

2010年的三月初,我和爱人要去一趟澳大利亚,临行,嘱托侄女隔三差五到家里为吊兰和其他花草浇浇水。一月之后,爱人从悉尼回京上班,我要继续留在那里,于是又把浇水之事托付给爱人。

当我回到北京的时候,家里那盆圆叶子绿色植物死了,院里的几盆花也不见了踪影,唯独那盆来自殿堂的吊兰,还在眼巴巴等着我。也许它也想念我吧,一年多不见,它好像让思念折磨得有些憔悴了。

我面对它端详半天,随后从垂挂的细茎上精心挑选了几株形体美观的小吊兰,分别栽种到两个花盆中,给它们喂足了水。日后,它们在我眼皮子底下撒开欢儿,一个劲儿往好看里生长。吊兰的母体长到一定大,便开始抽出细茎,开出精致的小白花。它们的孩子在一根根细茎上攀援着,迅速成长起来。经过一个夏天,两盆吊兰长得极其繁茂,花盆周边瀑布似的垂下一片青翠,有的长达二尺有余。很是养眼、养心。爱人说,这吊兰经过你的调养,长得又水灵又好看。我说,是吊兰本身好养活。

是的,它虽然来自殿堂,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平民身份。它不和名贵花卉攀比,不挑剔土壤,不挑剔环境,宠辱不惊,耐得住寂寞。无论栽到哪里,它都会默默地快乐生长。它用层层叠叠的绿色,装点着我的小屋,陪伴在我的身旁,冬日送人春意,夏日送人清爽。在我养植过的所有花草中,只有它,陪伴我的时间最长。

写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