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微观经济学
6801400000022

第22章 市场结构分析(3)

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industry)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行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行业的产量的增加,使得行业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得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开始时厂商在El点实现长期均衡,行业在A点实现长期均衡,E1点和A点是相互对应的。当市场价格上升,新厂商由于利润吸引而加入到该行业中来的时候,一方面,在成本递减行业的前提下,行业供给增加所导致的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下降了,它使得图中原来的LAC1曲线和SMCl曲线的位置向下移动。另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导致SSl曲线的位置向右移动。这两种变动一直要持续到厂商在E2点实现长期均衡和行业在B点实现长期均衡为止。此时,在由D2曲线和SS2曲线所决定的新价格水平为P2,厂商在LAC2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又恢复为零,且Q2=∑ni=1Qi2。

这样,连接A、B这两个行业长期均衡点的线LS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的变动。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还同时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九、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分别有甲、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d1和d2。市场需求曲线D是由两个消费者需求曲线d1和d2水平加总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D上的每一点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需求量。

分别有A、B两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成本曲线,其中的两条边际成本曲线SMC1和SMC2分别是厂商A、B的短期供给曲线。行业或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是由两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得到的。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上的每一点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可以给行业中每一个厂商都带来最大利润的供给量。

市场需求曲线D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E点既是市场的一个短期均衡点,同时又是市场的一个长期均衡点。因为有一条成本不变行业的水平的长期供给曲线LS与市场需求曲线D也相交于E点。由E点可知,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长期均衡数量分别为Pe和Qe。就市场长期均衡价格Pe而言,它等于厂商的LAC曲线的最低点。这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点上,厂商的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的水平,它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而且,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也降到了这一最低的水平。再就市场长期均衡数量Qe而言,它既等于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量之和,又等于市场上所有厂商的供给量之和,所以,市场刚好出清。既不存在供不应求,也不存在产品过剩。此时,一方面,所有的厂商都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产品,并且都获得了最大利润(尽管利润为零);另一方面,所有的消费者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产品,并各自都得到了最大的效用。因此,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特征表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经济资源。

2.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消费者统治(Consumersovereignty)是西方经济学文献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而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依据“货币选票”的情况来安排生产,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即必须根据消费者的意志来组织生产、提供产品的。西方学者认为,消费者统治的这种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

从以上我们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只有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量,选择生产规模,组织生产,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也实现了资源的最有效配置,经济中的消费者都获得了最大的效用。因此,对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为消费者统治说法的成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垄断市场分析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其原因

垄断市场(Monopolisticmarket)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市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如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也很严格,在现实的经济生活里,垄断市场也几乎是不存在的。

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这种垄断被称为资源垄断。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这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这种垄断被称为专利垄断。第三,政府的特许。政府利用行政或法律的强制手段,把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给予某个企业,而不允许任何其他企业生产。这种垄断被称为特许垄断。第四,自然垄断(Nationalmonopoly)。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于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用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压低市场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而且,垄断厂商的销售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相应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总收益曲线TR的一般特征。

第一,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是等于商品的价格,所以,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第二,由于AR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则根据平均量和边际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推知,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总是小于平均收益AR。因此,图中MR曲线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第三,由于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MR的值就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TR的斜率,所以在图中,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0时,TR曲线达最大值点。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是直线型的。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为直线型时,相应的MR曲线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征。

假定线性的反需求函数为:

P=a-bQ(5.11)

式中,a、b为常数,且a、b>0。由上式可得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

TR(Q)=PQ=aQ-bQ2(5.12)

MR(Q)=dTR(Q)dQ=a-2bQ(5.13)

根据(5.11)式和(5.13)式可求得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分别为:

dPdQ=-b(5.14)

dMRdQ=-2b(5.15)

由此可得以下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为直线型时,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且MR曲线的横截距是d曲线横截距的一半,即MR曲线平分由纵轴到需求曲线d的任何一条水平线(如有AB=BC,OF=FG等等)。

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时,厂商的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证明如下。

假定反需求函数为P=P(Q)

则可以有TR(Q)=p(Q)·Q

MR(Q)=dTR(Q)dQ=P+Q·dPdQ=P(1+dPdQ·QP)

即MR=P(1-1ed)(5.16)

式中,ed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即ed=-dQdP·PQ

(5.16)式体现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商品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由(5.16)式可得以下三种情况: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厂商的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增加。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厂商的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减少。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零,表示厂商的总收益TR达极大值点。

以上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所作的分析,对于其他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厂商也同样适用。只要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的厂商的各种收益曲线就具有以上所分析的基本特征。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的。

SMC曲线和SAC曲线代表垄断厂商既定的生产规模,d曲线和MR曲线代表垄断厂商的需求和收益状况。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l的水平。在短期均衡点E上,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为FQ1,平均成本为GQ1,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垄断厂商获得利润。单位产品的平均利润为FG,总利润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

为什么垄断厂商只有在MR=SMC的均衡点上,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呢?

这是因为,只要MR>SMC,垄断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就会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增量。这时,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随着产量的增加,MR会下降,而SMC会上升,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逐步缩小,最后达到MR=SMC的均衡点,厂商也由此得到了增加产量的全部好处。而MR<SMC时,情况正好与上面相反。所以,垄断厂商的利润在MR=SMC处达最大值。·

垄断厂商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是亏损的。如果是亏损,则亏损是最小的。造成垄断厂商短期亏损的原因,可能是既定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表现为相应的需求曲线的位置过低)。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时的亏损情况。

垄断厂商遵循MR=SMC的原则,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在短期均衡点E,垄断厂商是亏损的,单位产品的平均亏损额为GF,总亏损额等于图中矩形(阴影部分)HP1FG的面积。与完全竞争厂商相同,在亏损的情况下,若AR>AVC,垄断厂商会继续生产;若AR<AVC,垄断厂商会停止生产;若AR=AVC,生产和不生产都一样。平均收益FQ1大于平均可变成本IQ1,所以,垄断厂商会继续生产。

由此可以得到垄断厂商短期均衡条件为:

MR=SMC(5.17)

在短期均衡点上,垄断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蒙受最小亏损。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我们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但是,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并不存在这种具有规律性的厂商的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每一个厂商都是在每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根据P=SMC的均衡条件来确定唯一的能够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厂商的最优产量会随之不断调整。这种价格和最优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构成了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但是,在垄断市场条件下,情况就不同了。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原则的,而且,价格P总是大于边际收益MR。随着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即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和最优产量之间不再必然存在如同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那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有可能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最优产量水平,或一个最优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价格水平的情形。

例如,MC曲线是固定的,即生产规模不变。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1和边际收益曲线为MRl时,由均衡点El所决定的最优产量为Q1,价格为P1。当需求曲线移为d2和边际收益曲线移为MR2时,由均衡点E2所决定的最优产量为Q2,价格仍为P1。于是,同一个价格P1对应两个不同的最优产量Ql和Q2。MC曲线仍是固定的,dl曲线、MRl曲线和d2曲线、MR2曲线分别为两组不同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比较MRl=SMC和MR2=SMC的两个均衡点E1和E2,可以发现,同一个产量Q,对应的却是两个不同的价格P1和P2。因此,在垄断市场条件下无法得到如同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具有规律性的可以表示产量和价格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