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去日苦多
6784400000046

第46章 从《解忧集》的书名出处谈起

祖光兄编一本《解忧集》,因为我爱喝酒,约我写点东西。我当时开玩笑,回复他一首打油诗,诗的头两句记得是:“歪风邪气几时休,一醉岂能解百忧?”最后两句是:“我笑先生真好事,如何也卖野人头。”中间还有四句骂人的话,这里从略。祖光也答复我一首诗,还是要我写。盛情难却,就胡乱写几句,就从《解忧集》的书名出处谈起吧。

酒能解忧,出处当然是相传为曹孟德所作的《短歌行》里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实,这首歌本身是否曹操所作,颇有问题。原歌分八解,四句一解。从内容来看,口气很不一致,就以最著名的一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来说,当时曹操正在招待宾客,作为主人的身份,怎么会有想投靠豪门而无枝可依的想法呢?至于后面的另外理解“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等等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等等,很明显也是投靠曹操门下的宾客的口气。曹操自己绝不会说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样吹捧的话。至于开头二解,包括“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如果说是曹操的话,从口气来看,倒是可能的。看来这是一首饮酒时相互酬答的歌词,很可能是主客每人咏唱一句,并非曹操一人所作。

抛开考证,回到正题上来,即使“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曹操的话,那也是骗人的鬼话,不可以真对待。曹操当时正雄心勃勃,网罗天下豪杰,喜欢听门下的宾客吹捧他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正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后来看到汉朝真正是完蛋了,还发出狂言:“若天命在予,吾其为周文王乎?”他怎么会真正认为酒能解忧呢?所以人说“孟德多诈”。

记得还传说萱草可以令人忘忧。这倒可能有点科学根据,也许萱草某些部分带有麻醉性,吃了可以使人昏迷不省人事吧。不过古人又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又说要“先天下之忧而忧”。看来“解忧”也好,“忘忧”也好,都大不妥当,那怎么办呢?只好让曹孟德去“文责自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