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去日苦多
6784400000037

第37章 关于《白猿传》的故事

前些日子,在报上看到广西发现南方巨猿头骨的消息。这是人类学上一个较重要的发现,解决了很久没有能够解决的这些古代动物究竟是人是猿的问题。我在这里不想谈人类学,但看了这则消息后,曾联想到古代广西也曾有过巨猿的传说。唐代的传奇小说里很著名的一篇叫作《白猿传》,就是讲一个广西民间故事。关于唐代传奇小说的产生时代,一般都认为是在中唐以后,但关于这篇小说,也有不少人说,就描写技术来看,应该是初唐作品。十三世纪南宋末年陈振孙的《直齐书录解题》里又说,唐代人觉得当时的著名学者欧阳询貌类狝猴,常与长孙无忌互相嘲谑,遂因其嘲谑而作为小说;实际上,这故事其实同做过广州刺史的欧阳纥和他的儿子欧阳询并没有关系,它的来源还应该在民间传说里去寻找。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里有一条是关于“桂林猴妖”的,这一段故事显然就是《白猿传》小说的原本,原文是这样:“静江府叠彩岩下,昔日有猴,寿数百年,有神力变化,不可得制,多窃美妇人,欧阳都护之妻亦与焉;欧阳设方略杀之,取妻以归,余妇人悉为尼。猴骨葬洞中,犹能为妖,向城北民居,每人至,必飞石,唯姓欧阳人来则寂然,是知为猴也。张安国改为仰山庙,相传洞中猴骨宛然,人或见,眼忽微动,遂惊去矣。”这个传说里的欧阳都护并不是欧阳纥,我们可以引唐末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为证据。莫休符书里说这个欧阳都护是唐代灵川地方人,叫作欧阳普赞;莫休符的书写成于唐光化二年,公元八九九年;他的话应该是可以相信的;他的书也提到桂林城郊有岩洞,附近民居“往往见灵精,居者少宁,前政张侍郎废毁焉”。由此可见,桂林猴妖的故事在唐代当地是很流行的。

这个唐初安南都护欧阳普赞的时代是可以大致推算出来的,因为唐初当地只有交州都督府,调露初年才改名安南都护府,至德初又改名镇南都护府,所以欧阳普赞的时代总在公元七世纪末左右。故事起源既在这时,《白猿传》传奇小说的写成当然更要晚了,所以这篇传奇的时代不会早于中唐以前。根据描写技术而认为《白猿传》是初唐作品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

唐代传奇产生时代问题是我国文学史上较重要的问题之一,所以写下这点材料,供文学史家们参考。桂林附近岩洞过去既有巨猿传说,而且唐代人还说曾看见过它的骨骸,在广西的山洞里发见过巨猿头骨之后,这一点线索似乎也值得人类学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