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去日苦多
6784400000036

第36章 要出版红学丛书

我也做过一个杂志的主编,也管过发行工作,《红楼梦学刊》这几年一直能够正常出版,内容又这么扎实,这么丰富,这个成绩是了不起的。现在,任何研究都在不断发展,都有它的与时间有关系的发展过程,而《红楼梦》研究没有很大的时间性,所以我要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红楼梦学刊》有没有必要非常困难地在发行工作方面花这么大力气,一定要按期出版,一年要出四本?我觉得,《红楼梦学刊》花这么大气力维持这么个势头,不如将它改为丛书。我认为编一套红学丛书更合适。丛书在图书馆有比较长久的保存价值,而且我们的《红楼梦研究》是学术性的,作为书可以精装,可以在图书馆保存,没有时间性限制,这样,国外有人在一年之后买到这样的书,也不会觉得过时;如果是杂志,就总觉得是过了时的。出版丛书以后,把学刊逐步改变成为关于红学动态方面的杂志,这样,一年继续出四辑也好,出两辑也好,就可以把目前解决不了的发行方面的包袱甩掉一些。

我再重复一下,《红楼梦学刊》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取得的成绩是了不起的。但是,到现在已出版了三十期,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清醒地估计一下将来的发展问题。我想强调一点,《红楼梦》研究应更多地向丛书方向发展,而不是长期搞一个学刊。因为它本身的性质,如像莎士比亚研究、歌德研究一样,本身没有多大的时间性。要报道争鸣的,要报道研究动态,我们可以用杂志来及时反映,但学术研究的方面,我们需要搞一套丛书,早期的,当代的,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应成为书。篇幅长的,成为专著;篇幅短的,可以辑起来成为集子。然后可以有精装本,平装本,可以保存。国外也是这样要求我们。

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呼吁要成立一个《红楼梦》研究资料中心,这在目前,开始有这个条件了。北京图书馆里有不少有关《红楼梦》的资料和书籍,我们要利用起来,要供给国内研究《红楼梦》的人用,也供给各国的研究者用,把世界上研究《红楼梦》的人都吸引来。最后还要成立一个《红楼梦》的专门的图书馆。《红楼梦》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应该设在我们国家,不能设在别的国家。现在有许多我们自己的东西,研究中心已经不在我们国家了,如日本人说,敦煌学的研究中心在日本;英国人李约瑟写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明的历史是最好的。《红楼梦》是我们最有希望的东西,我们自己有很好的条件,这个研究中心,不能再让人家抢走了:这就是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