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去日苦多
6784400000031

第31章 科学幻想片中卓越的成就

——评捷克斯洛伐克故事片《毁灭的发明》

在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周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部优秀的科学幻想影片——《毁灭的发明》。这部影片是著名的捷克电影艺术家克列尔·捷曼(Karlzeman)导演的。

克列尔·捷曼对中国观众已经不是陌生的名字。许多观众大概还记得他的另一部科学幻想影片《史前历险记》。克列尔·捷曼这两部影片都是以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为基础改编的,但同原作的精神又不完全相同。《史前历险记》的故事内容很多地方是根据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Voragcau ecnru dl lu Terre)改编的(小说我国已有译本)。

《毁灭的发明》主要是根据儒勒·凡尔纳的另一部小说《面向着国旗》(Face aw Draheaw)(一八九六年发表)改编的,但其中也采用了凡尔纳其他小说里一些东西,如《海底两万里》(VingtMilles Sous lso Mers)里面的撞击敌舰的潜艇和海底情景。捷曼对原著《面向着国旗》做了一些修改,取其精华除其糟粕,这样就重新创造出一部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影片;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原来故事和电影故事比较一下,这将不是没有意义的。

凡尔纳是欧洲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幻想小说作家;他在十九世纪中叶所做的大胆的预言,有的已成为现实;他的小说对许多科学家都有很大启发;在当时说来他也有许多进步思想;在他的小说里也讽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争权夺利;预见了资本主义世界必然灭亡的命运,并且对被压迫的亚非民族寄予同情和希望,强烈地谴责了殖民主义者的野蛮掠夺和统治,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但同时,他的科学假设不但受到了时代的限制,他的思想也受到他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限制。这部小说《面向着国旗》里有一些很好的科学假设,在人类已经能够利用原子能的今天看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但同时也有一些落后的思想,一些不正确的资产阶级偏见和狭隘民族主义感情;因此,在原著的基础上大力删除作品中那些有害的东西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凡尔纳的《面向着国旗》的故事大略是这样的:一位法国科学家汤姆斯·罗克发明了一种新型火箭炸弹,威力极大;他同他的助手西蒙·哈特住在美国,被海盗俘虏了;海盗把罗克带到西印度群岛里的一个岛上;这个海岛名叫“覆杯岛”,因为它的形象有如一个倒覆的杯子;海岛有水下通道可以进入岛的中心。罗克同意帮助海盗统治世界。可是西蒙·哈特则积极向外传送出消息,指明海盗所在地点和他们的计划;外面的舰队来救他们,首先来了一只英国船,被罗克用火箭炸弹炸沉了;第二只前进的船升起了法国国旗;面向着法国国旗,罗克的民族主义感情使他不能发出炸弹,他决定毁灭自己,也毁灭了整个海岛,西蒙·哈特当然也死在这场大爆炸里面。

这部小说里描写的火箭炸弹,现在来看是很有趣的,它令人想到原子能的巨大破坏作用和今天的火箭武器,凡尔纳的这种科学假设是有现实意义的。但从故事的主题思想来看,是带有严重的缺点和错误的。书里的科学家罗克,由于自己的发明不受人重视,就想对全世界人类进行报复,甘心和海盗合作,后来只是看到了法国国旗,才“良心”发现,决定毁灭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个人主义感情呢?他亲手消灭了一只英国船,他对英国怀有强烈仇恨;但这并不是由于他感到英帝国主义当时在全世界横行霸道,而是从英法战争后法国人敌视英国的狭隘民族主义感情出发的。他看到法国国旗而激发了民族感情,纠正了错误,但他所爱的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祖国。因此,改编这部小说,使它在今天能成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这确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导演克列尔·捷曼正是这样卓越地完成了这一改编工作。

在捷曼改编的影片中,我们看到的罗克已经不完全是凡尔纳小说中的科学家了,在影片中罗克有这样几段对白:“我是科学家,我关心的是物质的化学反应,不是它的实际用途。”他所要做的“目前仅仅是试验。把蕴藏在物质里的热能放射出来”;似乎他也有自己模糊的想法,就是要用他的科学发明来为人类服务:“我所研究的物质……会放射出大量热能;我们必须控制它,为人类服务;为这个目的我们才进行试验。”这样,虽然他落到海盗手里,在匪徒的海岛上他还努力进行试验。但最后当他明白匪徒们是“要利用热能的破坏力来达到犯罪目的”的时候,当他真正明白他把“可怕的武器交给了罪犯的手里;那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发明将变成毁灭的发明”的时候,他终于毁掉了自己的发明,使自己同匪徒同归于尽。他的助手西蒙·哈特在影片里也有了更鲜明的典型性格;这是一个爱和平并愿为人类和平而奋斗的科学家;当他发现教授的发明在罪犯手里将会成为毁灭的发明的时候,他说,“不,不应该让它这样;不能浪费一分一秒;我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唤起人类的注意,现在还不晚”。他并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他所关心的不是自己怎样逃开而置身事外,而是如何向战争狂人进行斗争,来保卫人们的和平生活。在另一方面,海盗和他的头子阿季加史伯爵,以及甘心做战争贩子的走狗的反动科学家谢克,也具有了更深刻的典型性格;他们是一小撮帝国主义分子,企图用毁灭性的武器来统治全世界;但他们终于遭到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反击,自己反而遭到毁灭的下场。在这部影片里,主题思想是鲜明的,科学技术可以为进步方面服务,也可以为反动势力服务;可以造福全人类的物质里蕴藏的热能,如果落到少数战争贩子手里,就会成为毁灭的发明,威胁全人类的和平幸福;科学家们必须认清他们的科学研究是为人类的进步还是为人类的毁灭服务的,绝不能“为科学而科学”。同时影片也告诉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更应该加强警惕,时刻注意着,不要让一小撮战争贩子破坏人类的和平幸福生活;只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一致为和平而斗争,时时刻刻不懈地打击战争狂人的反动企图,揭露他们的阴谋诡计,那样全人类就可以战胜他们一切罪恶野心。这部影片的主题思想是非常清楚的;影片里的深刻的思想性同凡尔纳的原著比较起来,显然有天渊之别,因此,原著的名称《面向着国旗》是不合适的了,所以改用了《毁灭的发明》这一名字。

以上简单分析了这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下面再谈一下这部影片在艺术上的成就。这部故事片是布拉格短片电影厂和哥特瓦尔德木偶片厂的出品;捷克的木偶电影艺术是全世界著名的,克列尔·捷曼尤其是这方面运用特殊技巧的专家。把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通过影片再现于今天的观众面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我们知道儒勒·凡尔纳书中所描绘的世界,一方面固然以他所处的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社会为依据,另一方面又不完全是当时的真实生活。他所描写的科学技术发明只是当时人的幻想。在今天,由于一世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同凡尔纳时代的人已经大不相同;他书中所描写的各种机器发明在今天看来显然是不合理而荒诞的。如果我们用现实手法使得这一切情景在影片中再现,其结果必然是非驴非马,显得滑稽可笑。因此,唯一可行的办法是竭力避免真实描写,设法表现故事中的幻想气氛,过去英美根据凡尔纳小说摄制的影片,如《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等,不是过分写实而减少了原作的幻想气氛,就是利用廉价的噱头造成离奇古怪的画面。在这部影片里,捷曼适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特种技巧,木偶的动作和真实的人物相结合;同时又以当时原书的插图为依据,构成画面的背景:这样就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幻想气氛,原作的精神。画面背景不少是根据凡尔纳小说当时版本中的插图(法国美术家倍内Benett和里乌Rio的版画)拍摄的;在影片里我们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东西,如海里的波浪,天上的月亮,甚至军舰冒出的烟,都是画的;许多奇特的机械也是如此;但这一切又同真实的人物构成完整统一的画面;这是由于影片中人物的动作也是避免过分写实的,从而造成了一种梦幻的感觉。

因此,我认为影片《毁灭的发明》的改编是非常成功的。它必将会受到中国电影工作者和中国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