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贫嘴警察的幸福生活
6766300000032

第32章 大街上的美女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封信竟让我多了一个粉丝。对胖子来说,一个作者接到出版社的信和一个公务员能与国务院总理握手一样,是一种特别的承认,说明我行,要不然人家凭什么理会我这个陌生人呢。胖子以前就称我为作家,现在开始称我为大作家,并要拜我为师,学习写作。我对自己这么快就发展到了能收徒的文学宗师级别显然非常受用,这个徒弟我收下了。当然,我这个师傅不是白当的,很快我就给胖子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培养计划。我给他上的第一堂课是学习观察事物。我说要学写作就一定要先学会观察。观察生活就像观察女人一样,要细致入微,一个作家一定有要敏感的目光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会观察了,才能写出生活的细节和生动来。为了教胖子怎样观察生活,我领着他到了派出所门口,拿了两个板凳坐下。我们要学习在大街上观察事物,为此,我还提前布置了一道作业,要他写一篇自己这次观察得最细致的东西的文章。为了能带动胖子的积极性,我甚至屈尊和他一块练习,一块写作。我们注视着大街,目不转睛。街上的人和车真多呀,胖子看着,我也看着。不知什么时候,我发现远处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骑着自行车驶了过来。她身高在 1米 65左右,较瘦。上穿粉红色小褂,带着浅黄色的花边。下穿浅蓝色牛仔裤,很新的,水洗不超过 3次。脚穿大约 36码的鞋子,跟高 10公分。脸上化了淡妆——抹了眼影和淡淡的口红。胸口还有一丝半隐半藏的项链,根据反射的太阳光判断,一定是镀金产品而非纯金。长发飘飘,没有戴耳环,但左耳垂上有一小颗雀斑。

女孩子飞快地骑了过去,身后留有余香,五米外可以闻到,一定是用了法国 Yves Rocher牌 Gardenia(栀子花)香水。她的头发很好,发长约十五点五公分,非油性头发,凭味道的质地和浓度分析,昨天晚上刚用了“飘柔”洗发香波。

我分析其职业是都市白领,而且是金融或财会单位职员。她骑得快是因为经济口的单位上下班要求比较严格,而政府机关晚去个半小时都不用慌。她能穿高跟鞋,是因为坐着办公,不像服务性质的岗位常常需要长途跋涉。她能化妆说明非政法机关,因为国家专政机器一向对爱美的女同胞们显示出面目狰狞、不近人情的一面。我要是做了公安部长,肯定会允许女警在办公室里穿超短裙。

观察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回到所里。我将发现写了下来,胖子也写了半页观察手记。我们互相对稿子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我们写的都是看人,而且看的还都是同一个女孩。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看了我的文字后,胖子对我的观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比如我能看到女孩左耳上的雀斑,胖子竟然没发现女孩还有耳朵。又比如我判断出女孩在金融或财会单位,他竟然愚蠢地以为女孩是个幼儿园教师。水平的差距充分地说明我作为导师的实力比学生要强大多个数量级,我们的区别简直是季羡林和祥林嫂的区别,是莎士比亚和孔乙己的区别。

胖子不明白我观察起事物,特别是女人来,为什么具有如此深邃的洞察力。我说:“你看女人只是‘瞅’,是‘瞟’,是色迷迷的‘盯’,而我看则是‘目击’。懂‘目击’不?”胖子摇了摇头。我说:“‘目击’就是用目光射中的意思。当眼光像子弹一样射在女人身上时,就能挖地三尺,入木三分,看到真相以及它背后的本质。”

胖子的目瞪口呆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崇拜。

我有些心怀鬼胎地问胖子:“这个女孩和杨晓月比起来怎样?”胖子说:“各有千秋嘛。”他其实是不看好杨晓月的,一定怕我向杨晓月告密,不放心我的嘴,才故意这么说的。

这也不能怪胖子不相信我。我和杨晓月因为是一批分来的,又一块训过练,一块流过汗,我还当过她的队长,所以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尽管胖子也是我的好友,但如果胖子和杨晓月发生了争执,我一定会无条件地偏袒杨晓月。对我这种重色轻友的行径,胖子一直污蔑我和杨晓月穿同一条裤子,我听了很高兴。我极愿意和杨晓月穿同一条裤子,只是她不愿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