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塞上江南踏歌行
6766100000032

第32章 略论闯将

前些日子,我随自治区建工局组织的参观团到河南焦作市取“经”,看到焦作市建筑工程公司工人搞革新那种气吞山河的精神,真是感慨万分。

焦作市建筑工程公司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好,特别是技术革新最突出。他们发明了全国第一台地槽挖土机和日砌万块砖的高速电动砌砖机。他们的技术革新能够搞得这样好,除了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外,就是他们在革新中不怕失败、不成功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了。请看!发明了比原来手工挖土工效提高几倍的地槽挖土机的毋世义同志,他是怎样把革新道路上遇到的拦路虎一个一个打退的。他不会电焊,就努力地学习。为了加工一个轴承,他跑遍了焦作市的所有工厂。他大胆地提出:“没有机器设备,是否就加工不了轴承?”于是,他连夜就地打了两个木棒,棒头钉上钉子,把轴固定在上面,用锉刀来锉。就这样,他苦战了一夜,终于把小碗口粗的铁棍,加工成了轴承。全国第一台地槽挖土机就是这样诞生的。

这里,我想起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武松打虎。假如武松打的不是一只凶猛异常的老虎,而是一只猫或狗,那么武松能不能成为众人皆知的英雄好汉呢?当然不可能。我们常说人人要争当“闯将”,“闯将”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什么叫“闯”?闯者冲也,因为前进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难关,需要我们以大无畏的精神闯过去。一个想走平坦大道的人,他永远都闯不过去,当然也成不了闯将。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在革新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因此,他成不了“武松”,也成不了“闯将”。马克思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这光辉的顶点。”在技术革新上也是这样,光辉的成就永远只属于那些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具有顽强意志的人们。

《宁夏日报》,196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