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1
6735900000011

第11章 稼轩词卷六(1)

八声甘州

寿建康帅胡长文给事。时方阅《折红梅》之舞,且有锡带之宠①。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且画堂②、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校勘记

①题中“寿建康帅胡长文给事”,四卷本甲集作“为建康胡长文留守寿”。

②画堂四卷本作“华堂”。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①封侯事,岁晚田园②。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③轻寒。

校勘记

①落魄四卷本丙集作“落托”。

②田园四卷本作“田间”。

③一阵四卷本作“一障”。

雨中花慢

登新楼,有怀赵昌甫、徐斯远、韩仲止、吴子似、杨民瞻①。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何、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丙集无“赵”、“徐”、“韩”、“吴”、“杨”五字。

吴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①。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②,锦囊诗卷长留。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笑千篇索价,未抵蒲桃,五斗凉州。停云老子,有酒盈樽,琴书端可销忧。浑未解③、倾身一饱,淅米矛头。心似伤弓寒雁④,身如喘月吴牛。晓天凉夜⑤,月明谁伴,吹笛南楼?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丁集无“吴”字。

②吟鞭广信书院本原作“吟鞍”,今依四卷本丁集改。

③未解四卷本作“未辨”。

④寒雁四卷本作“塞雁”。

⑤晓天凉夜四卷本作“晚天凉也”。

汉宫春

立春①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丙集作“立春日”。

即事

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儿童认得,前度过者篮舆。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梅花政自不恶,曾有诗无?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会稽蓬莱阁怀古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又

会稽秋风亭观雨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答李兼善提举和章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维摩定自非病,谁遣文殊。白头自昔,叹相逢、语密情疏。倾盖处、论心一语,只今还有公无。最喜阳春妙句,被西风吹堕,金玉铿如。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予。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归去也、绝交何必,更修《山巨源书》。

答吴子似总干和章

达则青云,便玉堂金马,穷则茅庐。逍遥小大自适,鹏鷃何殊。君如星斗,灿中天、密密疏疏。荒草外、自怜萤火,清光暂有还无。千古季鹰犹在,向松江道我,问讯何如。白头爱山下去,翁定嗔予。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鲙之鲈。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

满庭芳

和洪丞相景伯韵①

倾国无媒,入宫见妒,古来颦损娥眉。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文章手,直须补衮,藻火粲宗彝。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余丝。幸一枝粗稳;三径新治。且约湖边风月,功名事、欲使谁知。都休问,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丙集作“和洪景伯丞相韵”。

和洪丞相景伯韵,呈景卢内翰①。

急管哀弦,长歌慢舞,连娟十样宫眉。不堪红紫,风雨晓来稀②。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方池。酴醾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铜彝。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觉,弦断朱丝。恨牡丹多病,也费医治。梦里寻春不见,空肠断、怎得春知?休惆怅,一觞一咏,须刻右军碑。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作“和洪丞相韵,呈景卢舍人”。

②晓来稀广信书院本作“晓稀稀”,今依四卷本。

游豫章东湖再用韵①

柳外寻春,花边得句,怪公喜气轩眉。阳春白雪,清唱古今稀。曾是金銮旧客,记凤凰、独绕天池。挥毫罢,天颜有喜,催赐尚方②彝。公在词掖尝拜尚方宝彝之赐③。只今江海上④,钧天梦觉,清泪如丝。算除非,痛把酒疗花治。明日五湖佳兴,扁舟去、一笑谁知。溪堂好,且拚一醉,倚杖读韩碑。堂记公所制。

校勘记

①四卷本甲集无题。

②尚方四卷本作“上方”。

③词中注“宝彝”四卷本作“宝鼎”。

④江海上广信书院本作“江远上”,今依四卷本甲集改。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江山远”。

和章泉赵昌父①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②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兴③,未老已沧洲。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丙集作“和昌父”。

②铮然广信书院本原作“峥然”,今依四卷本。

③雅兴四卷本作“雅意”。

六幺令

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侍亲东归吴中①。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故人欢接。醉怀霜橘②,堕地金圆醒时觉。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离觞愁怯。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

校勘记

①题四卷本甲集无“侍亲东归吴中”六字。

②霜橘四卷本作“双橘”。

再用前韵

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水连山接。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坐客①樽酒频空,剩欠真珠②压。手把渔竿未稳,长向沧浪学。问愁谁怯。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

校勘记

①坐客广信书院本原无此二字,依四卷本甲集补。

②真珠广信书院本及四卷本此二字相同,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都作“珍珠”。

醉翁操

顷余从范先之求观家谱,见其冠冕蝉联,世载勋德。先之甚文而好修,意其昌未艾也。时覃庆,勋臣子孙无见仕者,命官之。先是,屡诏甄录元佑党籍家。合是二者,先之应仕矣。将告诸朝,行有日,请余作诗以赠。属余避谤,持此戒甚力,不得如先之之请。又念先之与余游八年,日从事诗酒间,意相得欢甚,于其别也,何独能恝然。顾先之长于《楚词》,而妙于琴,辄拟《醉翁操》,为之词以叙别。异时先之绾组东归,仆当买羊沽酒,先之为鼓一再行,以为山中盛事云①。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同?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于东②,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己,谁适为容?不龟手药,或一朝兮③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忡忡。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钟。

校勘记

①题中,“余从范先之”四卷本丁集作“予从廓之”。“先之”四卷本均作“廓之”。又“时覃庆”至“命官之”四卷本作“今天子既位,覃庆中外,命国朝勋臣子孙之无见任者官之;”。“屡诏”四卷本作“朝廷屡诏”。“作诗”四卷本为“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