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6723700000040

第40章 完美的手英涛

他曾经是人们眼里不可理解的怪人。

读高中时,因为他的优秀,有个保送名牌大学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不要。

到了高考,他考了非常高的考分,却执意选择了又苦又累的地质专业。

毕业了,照样在学校里称得上风云人物的他,同时被几个好单位看中,可他却要求去做一个地质人,做一个浪迹天涯的地质队员。

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他总是笑笑,不置一辞。

终于有一天,他在别人再次问起他当初为什么做这些选择的时候开了口: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精心雕塑了一座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

巴尔扎克目光炯炯,身披宽袖长袍,一双手非常自然地叠合在胸前。罗丹唤来了自己的三个学生来欣赏他的得意之作。不料,三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被雕像上这双栩栩如生的手吸引住了,连声赞叹:“好极了,这真是一双奇妙的手啊!”

罗丹从学生的表情中感到这双手虽然塑得绝妙,可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太突出了,起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他找来一把大斧,把那双完美的手砍掉了。几个学生被罗丹的举动吓得目瞪口呆。

其实,在生活中,这种“完美的手”随处可见。它时时处处地诱惑着人们忘记了最初对人生的本质追求,常常因此走上了一条与理想背道而驰的路。

只有果断地砍掉那双“完美的手”,砍掉那些局部的暂时的诱惑,实实在在,耐住寂寞,潜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雕塑出生命整体的完美。

说这些话时,他已经取得了三个部级、三个局级科技进步奖的成果;编写了两个有关三维地震勘探的专集;在许多专业报刊上发表了上百篇论文;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国家科研项目。

而且,他还用自己细腻的心去翻阅每一寸自然的美丽,写出了许多充满豪情、激情、深情、智慧的诗篇,成了一个地质诗人,一个知道如何去追寻生命真正美丽的诗人。

【作品赏析】

此文短小、精悍、活泼。作者以选材的典型、新颖来增强立意,突出文章深刻的思想性,是一篇很好的作品。

文中的“他”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怪人。

“他”读高中时,有保送名牌大学的机会;到了高考,“他”考出了高分数,却执意选择又苦又累的地质专业;毕业了,“他”被好几个单位看中,可“他”却要做一个地质人。

当别人问他为何这样选择时,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法国著名的雕刻家罗丹塑造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

罗丹精心雕刻了一座文学家的雕像,由于那双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双手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而忘了整体雕像的美,于是便把那双手砍掉了,真可惜啊!罗丹砍掉完美的两只手与“他”的选择有何关系?

作者没有说明,这是作者特意制造了一个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探究思考。

“其实,在生活中,这种‘完美的手’随处可见。时时处处诱惑着人们忘记了最初人生本质的追求,常常因此走上了一条与理想背道而驰的路。”

而今许多有才华的人都涌到生活待遇好和环境优越的地方,因为他们都被眼前的利益和好的机遇所诱惑,放弃原本所追求的。社会竞争是激烈的,在人才拥挤的地方,他们难以展示才华。

要在一个偌大的世界当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取舍与追求。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坚定自己的意志和信心,懂得取舍。心无旁骛地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追求生命真正的美丽,这样的人生才会成功,才会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