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6708200000033

第33章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①,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②。汉下白登道③,胡窥青海湾④。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容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①天山:甘肃西北部的祁连山。匈奴称“天”为“祁连”。戍守将士驻扎在天山之西,所看到的明月自然是从天山上升起。②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阳关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之要冲。③白登:山名,位于山西大同东面。汉高祖刘邦曾率兵与匈奴交战,被匈奴冒顿率精兵四十万围困于山上七日之久。④胡:指吐蕃。青海:湖名,在青海西宁附近。初为吐谷浑所占,后为吐蕃所并。唐与吐蕃的战争多发生在这一带。

“译诗”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守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呵,你几时能卸装洗尘归来!

“赏析”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的。

诗的前四句是典型的李白诗风:它们显现出玉门关附近广袤肃杀的战场。战场上空有苍茫的云海,云海之中有明亮的月亮,月亮之下是一片荒芜的战场。战场上北风呼啸……

开辟战场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从来征战之地少见有战士活着回来的。那些戍边的战士在前方打仗,他们的妻子则日夜思念着他们。诗人从戍边的战士的猜想而写出:那些思妇登楼北眺,少不了会有长长的叹息之声。

当此明月之夜,有此两地思念。李白对此是很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