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6690700000015

第15章 近距离接触近代古迹

欣赏老建筑,何必东奔西跑

台湾“总统府”

对“总统府”最深刻的回忆,就是每年的双十国庆,全家聚在一起收看三台实况转播“总统府”举行的阅兵大典。

从电视转播中,听到那一声声整齐的口号声,总是让我莫名的激动,从“总统”前面走过的部队,步伐整齐划一,雄纠纠气昂昂,尤爱他们向“总统”敬礼时的刹那,多帅啊!

小时候,以为“总统府”就是“总统”的住家,想象着这栋气宇轩昂的建筑,两边是壁垒,中间高耸的塔是瞭望台,四周有阿兵哥保护“总统府”的安全。门里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一群不同的人拥有特殊的权利。“总统”难得出来,偶尔巡视一下他的子民,其地位高高在上,不容挑战。

威权时代的“总统府”,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让人想入非非。

TIPS:台湾“总统府”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1段122号

交通:1.从台北火车站往忠孝西路方向左转重庆南路,约步行10分钟可达。

2.捷运:台大医院站:从台大医院1号或是公园出口,沿凯达格兰大道步行可达。中正纪念堂站:往中山南路方向步行,经凯达格兰大道,即可到达。西门站:3号出口,往远东百货公司方向步行可达。

“总统府”是庄严肃穆的地方,有固定的参观时间,府前广场有严格的安检,让人很放心;参观路线只能往前,不能回首。虽然蒋氏政权不再,但一入“总统府”内,还是下意识地肃然起敬。

几个开放的大厅,都是在新闻画面中常见的,熟悉却又陌生。其中的“台湾晴厅”,是接待宾客的地方。依稀记得,现任“马总统”,在过去担任经国先生的翻译官时,曾坐在其身后。那时的小马哥,笑起来迷人俊俏,是年轻女孩们的偶像。

有段时间,“总统府”不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自焚、枪击事件频传,更爆发大规模的红衫军倒扁活动,示威群众聚集“总统府”,一片红海煞是壮观。这让我想起国庆阅兵中,参与民众每个人手里摇着红旗,一片旗海飘扬,两相对比,让人不胜唏嘘。

“总统府”会对平民百姓开放?这在20年前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在未解严之前,就连经过“总统府”都是一件诚惶诚恐的事情,大声说话都会被视为对“蒋总统”的不敬,所以,很多台北市民若无绝对必要都避免从那里经过。而今,“总统府”已经成为了游客们的观光胜地,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明白:自由的空气的确很好!

士林官邸

既然蒋公不住在“总统府”,那他住在哪里?直到后来有幸参观了士林官邸,才算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

士林官邸是蒋公生前的寓所,而现在则成了一个新人拍摄婚纱照的好地方。对于爱好摄影的人来说,士林官邸是初学者练技术、进阶者取意境的好地方。它三面环山,环境清幽,园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不仅有中式花园,还有宋美龄女士喜爱的西式玫瑰花园。也许是昔日权力者所在,整体维护相当完好。所以,台北的很多新人喜欢在此取景拍摄婚纱照。

宋美龄女士远去美国之后,李登辉将士林官邸对外开放,才得以让大家一窥其究竟。若是蒋、宋二位死后有知,生前的家“被迫”开放,会是怎样的心情?

其实,士林官邸不过是一套大一点的别墅,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之处仅在于它是蒋公生前的居住地。真正值得一看的,应该就是官邸中大面积的花圃庭院了。现在庭院不时举办花季活动,游客络绎不绝。看着花开花落,想象着权力者的起起落落。游客没那么严肃,所在意的也只是这一次的花期……

TIPS:士林官邸

地址:台北市士林区中山北路五段和福林路交界。

交通: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2号出口),步行约10分钟。循南门路北行即可。

台北中正纪念堂

“总统蒋公,你是人类的救星,你是世界的伟人……”

70年代以后出生的台湾人,对这首《蒋公纪念歌》,想必不陌生。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十多年来的教育一直告诉我,伟大的蒋公,他是八年对日抗战胜利的总司令,他是以德报怨的仁者君王,他是文武双全、品德高尚之士。

如此完人,得有供人膜拜、缅怀追思的地方,于是,出现了台北中正纪念堂;三军仪仗队护守的蒋中正铜像,高耸的蓝白牌坊,横挂“大中至正”的匾额,帝王式的建筑。一面倒歌功颂德的展示,封建思想到处充斥,是我对中正纪念堂的最初印象。而台北人则戏谑地称呼这里为“蒋太庙”。

TIPS:台北中正纪念堂

地址:台北市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东、爱国东路以北、信义路以南。

交通:搭乘15、18、20、22、37、204、208、214、236、248、249、251、252、261、263、270、293、297、621、623、630、651、信义市场站下车。

自从蒋氏霸权没落、解严之后,白色恐怖真相也一步步还原。我的脑中开始有了疑问,这位人类的救星,世界的伟人,怎么带给台湾人这么多的灾难?蒋公的伟大形象就此在心中慢慢凋零。

2000年台湾政权交替,象征威权主义的纪念堂,逐渐画下了休止符。“大中至正”被改为“自由广场”,中正纪念堂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立意很好,却美中不足。改变后的民主纪念馆,搞得更像是民进党纪念馆,阿扁就职巨照、受难民进党员照片等,看来只是换个偶像朝拜,究其本质,其实都是同样的做派。

但没过多久,国民党上位后,民进党的民主纪念堂就被拆除了,如此交相政治作态,简直令人啼笑皆非。倒不如直接规划艺文特区,给创作者多些空间和预算。现园区内的两厅院,不定期有精致的艺术盛宴。这可以提升民众文艺素质,用途比以往的追捧有意思得多。

衷心期待台湾,未来会更好。

台北中山纪念馆

在台湾,对于孙中山的认同纷争,远远少于先“总统”蒋公。一般民众对中山先生,仍保有敬仰之意。

台北中山纪念馆虽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可政治氛围很淡,反而多了几分闲淡之意。近几年,党派之间为了意识之争,常常拿中正纪念堂、蒋公铜像来开刀,中山先生都能幸免于难。或多或少,是因为孙中山对台湾没有直接的伤害,想想这也是台湾人的宽容与可爱。

在几个纪念馆建筑中,台北中山纪念馆可谓老牌了。两边高高翘起,前椽更是夸张卷起,整体建筑像顶巨大的乌纱帽,庄严大气,据说初期因此还引来蒋介石的不满;开馆时原仅作为陈列孙中山革命史迹之用,现在更多作为学术研究和生活休闲之用。这里有座专业性的图书馆,30万册藏书,以中山先生相关研究、著述为主,而演讲室会根据实事民情,举办各种文化讲座。记得有次李敖开讲,全场爆满,我从头站到尾仍不嫌累。两厅院未建之前,许多大型文艺活动在此举行,这里还曾是金马奖颁奖典礼的场所,而巨大的广场仍是台北灯会的重地,两侧的摊贩区,烤香肠的、烤鱿鱼的,热闹氛围不输庙会。与其举办官方式的纪念活动,不如像这样娱乐大众,充分展现中山先生民主共和的精神。

TIPS:TIPS:中山纪念馆

地址: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中山公园内。

交通:搭联营公车212、232、235、254、259、261、266、281、282、288、299路等,在台北中山纪念馆或观光局六下车即达。

纪念馆四周绿意盎然,庭园雅致,老少咸宜,可以来此亲子散步,也可以来此约会谈心。总之,少一点政治,多一些和谐,台湾需要这样的地方。

圆山饭店

若说要在台湾,找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十之八九的人,会选择圆山饭店。

14层楼高的圆山饭店,有着中国宫殿式造型和红黄搭配的色调,前方还有一座牌坊,外形抢眼亮丽,气势磅礴。极富中国味的大厅、高挂的灯笼、大红色廊柱,到处可见中国传统画作,展现浓厚的东方风情。它耸立在圆山山头几十年,去趟饭店还得爬个山,总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更有与世隔绝之感。大学时和同学打赌,赌输了就是请圆山饭店的咖啡,对当时的学生来说,它就是个“盖高尚”的地方。一般民众很少有人去那里,圆山饭店早期是国民党元老的聚会场所,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圆山饭店与宋美龄的关系最为密切。这里的红豆松糕相当出名,曾是宋女士最爱的甜点。据美食探子回报,是真的好吃。

TIPS:圆山饭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四段1号104.

交通:捷运圆山站,转圆山饭店免费接驳公车。

随着台湾各方面的大幅度发展,曾被评为世界十大饭店之一的圆山饭店,并未能跟上脚步,被嫌老旧的新闻时不时会浮上台面,不只是建筑老气,服务更是被批为老派。圆山饭店是台湾的珍贵品牌,不同于一般饭店,无形中被赋予了历史使命,加上这两年大陆游客来台,指定入住率极高,作为台湾的门面,实在该好好整顿一下,以免贻笑大方。

今日的圆山饭店仍是最具独特风格的,它见证了台湾民主发展的动荡历史,其风华是不可取代的。与历史的渊源,或许将会成为圆山饭店最大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