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儒学与人生
6653400000008

第8章 人之为人

中华文化认为,人是由宇宙天地而生的,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的、特殊的地位。人和宇宙万物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相异性。正是这些相异性构成了人的主要特征。

人为万物之灵,是中国先民由来已久的观念。《礼记·卷第二十二·礼运》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换言之,人从天地中来,天地之间的一切优秀的品德与灵气都集中到了人的身上,所以,人才成为天地之精,万物之灵。

人既是“万物之灵”,所以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尊贵之处就在于:天、地、人同为万物之本;万物之中,“惟人独能偶天地”,能“赞天地之化育”;人“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人能群”,有互相协作、组织社会的力量;有仁义道德是人区别于万物的根据和高贵之处。

儒学关于做人学说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即所谓“人禽之别”。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孟子看来,“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识别能力,即“有辨”。有什么辨?有上下亲疏之分,有礼义之辨,而禽兽没有。当代国学大师冯有兰认为,人与动物的差别,是因为人有较高的觉解,而动物没有。

儒学思考人与禽兽的不同,是把人的道德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目的是要指出人作为万物之灵,是高于禽兽的。

儒学的全部学说,其主旨就是讲做人的道理。儒学关于做人道理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基于人和动物的比较,即所谓“人禽之辨”。

(一)人从何处来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这是人的来源。但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下去,这就成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早已找到了答案,即中华文化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故《易传·说卦》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天地生人的过程,同父母生人的过程一样,都是从天地交合而产生的。《黄帝内经·宝命全形》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意思是说,人虽然出生于“地”,但是人的生命来源于“天”,而且人是经由“天地合气”的作用形成的;也就是说,人是“天”与“地”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儒学亦主张从宇宙的大系统中来理解人的存在,认为要想获得对于人本性的真正理解,必须回归到大自然之中,在“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状态下,去体验人的存在,这样才能获得对人的真正完全的理解。荀子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意即自然的职能已经确立,自然的功绩已经完成,人的形体具备,精神随之产生,形神合一,便谓之人。汉儒董仲舒说:“人之(为)人本于天……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春秋繁霹·为人者天》)宋儒周敦颐说:“无极之真,二五(阴阳五行)之精,妙合而凝。乾道生男,坤道生女。”(《太极图说》)意即无极的真性,阴阳五行的精华,玄妙地结合凝聚,由乾健之性生成阳男,由坤柔之性生成阴女。无极之真成无形之性,二五之精生有形之身,此性之所由来,人之所由生也。

在古人看来,宇宙大化流行,生生而不息。在广阔的宇宙中,“位乎上而能覆物者”,是天;“位乎下而能载物者”,是地;天地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者,是人。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人虽然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一,却又有不同于万物的特质。即人为天地之心,得天地之性,是万物之灵。因此,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的、特殊的地位,所谓“天地之间人为贵”。即处在与天地并列为三,号称为“三才”之一的位置。

所以说,人者,大也。其大者,头顶于天,足立于地。大者何谓也?古字“大”像人形。《说文》中说:“大者,从一从人。”“一者,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从初始之道的观点来看都归属于“一”。从“人”者,从人之心也。人心无边无际无量,整个宇宙在人心里也只是像太空中所飘浮的一片云彩一样,可见人心之“大”。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就是说,宇宙空间有所谓“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是四大之一。人而不大,是上愧于天而下惭于地。其死也,魂无颜游于天,体无颜入于地,是天地之间无所容处也!

(二)人为万物之灵

人为万物之灵,是中国先民由来已久的观念,最早出现在儒家早期典籍《尚书》中,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周书·泰誓上》)意即天地是万物之母,人与万物同源而生,人与万物是兄弟姊妹关系。但与万物相较,人是最具有特质的万物之灵。《易经·乾·彖》曰:“乾道变化,(人、物)各正性命。”意即物得天而为物性,人得天而为人性,也叫“德性”(德者,得也)。只不过人是“得天独厚”,所以最有灵性。

在儒学看来,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最经典的解释就是儒家经典《礼记正义》卷第二十二·礼运篇的说法:“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意思是说,人是天地之间道德的体现,是阴阳二气的产物,是鬼(形体)和神(灵魂)的统一体,是五行秀气的体现。

所谓“天地之德”者:“天以覆为德,地以载为德,人感覆载而生,是天地之德也。”(《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礼运第九)意即天以覆盖万物为德,地以承载万物为德,人感应天地之德而生,因而具有天地的覆载之德。天地还有生生之德、日新之德与大公无私之德。天地的生生之德与日新之德均产生于天地变化之中,天地的大公无私之德体现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孔子闲居第二十九》)。所以,《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源于天道,“厚德载物”是源于地道。《易传·系辞上》曰:“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周易·乾·文言》主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可见,做人要效法天地之德。

所谓“阴阳之交”者:“阴阳,则天地也。据其气谓之阴阳,据其形谓之天地,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二气相交乃生。”(《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礼运第九)谓人得天地之性,秉父母之气而生也。

所谓“鬼神之会”,“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礼运第九),即人是形体和灵魂的统一体,是丑恶和善良的杂合。所谓“五行之秀气”者:五行(木火土金水)为万物之元素,即是说宇宙万物和人都同由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构成,但是,所不同的是人秉受的是五行之秀异之气,“言人感五行秀异之气,故有仁义礼智信,是五行之秀气也”(《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礼运第九)。人由此而异于宇宙的其他生物,而具有特殊的灵性。

总之,人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万物的特质,成为天地之精,万物之灵,乃在于各自所禀受的气的类型不同。所谓气的类型不同,乃根源于“精气”与“烦气”的区别。古人认为,所谓精气,乃是天地之精华,是来源于天地间的灵气,它生成了人。而所谓的“烦气”也就是浊气,是动物生成的根源。换言之,人从天地中来,天地之间的一切优秀的品德与灵气都集中在人的身上。正如宋代名儒邵雍说:“人之所以能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唯人能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正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和动物也在共同性的基础上有了根本的不同。

(三)天地之间人为贵

人既是“万物之灵”,所以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就是说,人是天地之间最尊贵的。那么,人的尊贵之处在哪里?儒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和解答。

第一,万物之中,“惟人独能偶天地”,能“赞天地之化育”。《易经》以天、地、人诠释卦画,以人居天地之间,并通过天地人(三才)的关系判断吉凶。这表明中华先人很重视人在自然秩序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汉儒董仲舒认为,人的禀赋有特异之处,因而在宇宙间具有特殊的地位。他说:“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故莫精于气,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其具体表现是“天人同类”“人副天数”,人是天的副本,形体、脏腑、精神与天相类,天与人可以相互感应,故人与天最相似、最相通,“惟人独能偶天地”(《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这种宇宙观必然把人置于万物之上,推之、崇之、尊之、贵之。

在儒学看来,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并立而为三,还因为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即“赞天地之化育”。所谓“赞天地之化育”,就是人与天地虽为从属关系,但天地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有人才能够觉悟和认识它并把握和发挥天地的积极价值。所以,人是直接参与到天地的变化中间去的。须知天地万物如果离了人类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荀子曾经这样讲天地人三者各自的功能:“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汉儒董仲舒说:“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春秋繁露·立元神》)就是说,天地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有人能够利用天时地利来“参赞”天地之化育,完成自然界的生命流行。

第二,人具有“超然”万物、“贵”于“群生”的“仁义”道德。荀子曾把自然界的万物分为四类,即水火、草木、禽兽和人。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水火等只是物质的;草木则有生命,但无知觉;禽兽有知觉,但无义,即不知何者是应当,何者是不应当,并无道德观念;只有人什么都具备了,不但具备了其他物类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还具有其他物类所没有的道德属性,即“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人才是万物中最尊贵的。

董仲舒说:“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疢(chèn,病)疾莫能为仁义,唯人独能为仁义。”(《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汉书·董仲舒传》)那么,人何以具有“超然”万物、“贵”于“群生”的“仁义”属性呢?其个中缘由就在于“人之(为)人本于天……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陆九渊认为,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就是因为人有仁义之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人所以贵与灵者,只是这心”(《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陆氏》引)。“心”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思维的器官;二是指道德观念,具体来说,也就是仁义观念。在陆九渊看来,仁义之心是宇宙大道的体现,是人所独有而禽兽所无的。“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陆九渊集·杂说》)。这就是人之所以伟大,人之所以尊贵的根本原因。

第三,“人能群”,即人懂得合群之道。在荀子看来,“合群”是人类“胜物”“胜天”的前提。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这里所强调的人类的特点,不在于生理上或生物学上的特征,而在于人是一种“能群”的动物,同时这种人群不是一种自然的动物群,而是一种有分工、分职,互相合作,有力量支配自然,向自然索取财富的社会组织。而要结成社会组织,就必须制定等级名分和分配制度,进行社会分工,规定伦理义务。有了等级名分和伦理义务,人际关系便会和谐有序,和谐有序则行为一致,行为一致则力量强大,力量强大则能战胜自然。所以,荀子又说:“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可见,人的生存离不开群体、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是群体性生存、社会性生存,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和谐有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