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学的基本问题
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中关于伦理与政治学说的一种思想文化体系。它是由孔子所创立,以“仁爱”为核心。因此说,儒学的中心思想是“仁”(即人),“仁”的要旨是爱人,爱人需由己及人,由亲亲而推及人人,即“泛爱众”。但无论是由己及人,爱人者及被爱者都要以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即具备道德理性的自律和自觉。“仁”不仅可推而及人,而且可以及物,于是儒学又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将天、地、人三道相互贯通。认为只有以仁爱之心通贯天、地、人,才能真正做到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因此说,儒学主要讲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是人的价值,即人的主体性问题,第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
儒学关于人的价值,其实质就是道德价值。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就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在于人有道德意识这一点,太宝贵了。一个人如果丢掉了这一点点道德意识,就不是人了。所以,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冯友兰先生认为,人只是称作人还不行,还要能够成为人,那才是真正的人。就是说你必须要保存那些做人的德行,如果你丧失这种德行,那么你就不是人了。
儒学关于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让人培育仁爱之心,建立良善的人际关系。《说文解字》讲,“仁,亲也,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儒家怎么定位人与人的关系呢?《论语·颜渊》篇有一句名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说,所谓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就要建立在一种相爱的基础之上。儒学从两个方面来谈人与人为什么相爱、怎么相爱。第一,以“亲亲之爱”作为“爱人”的起源。儒学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就是说,“爱人”首先要爱你的亲人。第二,就是“忠恕之道”。主要是两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一句话是要求成己成人,这叫忠道;后一句话是要求推己及人,这叫恕道。
儒学关于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就是要求人对天地自然有敬畏感。在儒学看来,人不仅是天地所生,而且,天地自然是人的德性、人的价值的根源。所以,只有“上启于天德,下贯于人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易经·乾·文言》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来描述这种境界。
(二)儒学的核心内容
儒学从根本上说,是讲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但儒学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则是教人如何做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儒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或者说是做人的学问,或者说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因为在儒学看来,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修身。儒家经典《大学》上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个人只有修身做好了,才能去影响别人,管理社会,才能去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因此,儒学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提高人的素质和境界,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讲如何做人的道理。
儒家学说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关注人生,强调人伦道德和人生价值。历代儒家学者所思、所议、所论,大都关涉“人”的问题。在儒学看来,人生天地之间,处于宇宙的中心,具有特殊的地位。天地无心,以人为心;天地之性,以人为贵。人与其他生物相比,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儒学称之为“德”。因“德”亦是人类的天性,所以也称为“人性”(即德性)。儒家认为,人类的德性,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相当的“德性”,才称得上是“人”,只有在德性上用功,讲求德性修养,人的自身价值才会更加显现。
在儒学看来,一个人内在的德性涵养和外在的道德实践,起主导作用的是自我,即依靠自身的努力,而非依靠外部力量。正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意即实行仁德,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意即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意即做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即德性)找回来就行了。
儒学有“为己”“成己”之说。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即古人学习是自身的需求,是为了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装饰自己,对别人炫耀并夸夸其谈。所谓“为己”“为人”的意思,还可以用孟子和荀子的话来作说明。
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孟子·告子上》)意即人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到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在于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抛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连人授的爵位也必定会失去。荀子的解释则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意即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相当于孟子讲的“修天爵”,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的“为禽犊”,就是“为人”,相当于孟子讲的“要人爵”,即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这是儒学大师们最为反对的。
可见,儒家“为己”“成己”之学,主要是指人在德性上的自我实现。荀子所著之书,首篇即题为《劝学》。他说:“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劝学》)意即从学的意义来讲,就是要从学做一个懂礼义的人开始,而最终成就为一个圣人。从这一意义来讲,学是一刻也不能没有的。学了就能成为一个人,不学就会沦为禽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道德人格修养和对人的教育。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他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道:“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意即考察以往圣贤之所以教人,无非是让人们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行自我修身,然后推以及人。并不只是教人们广闻博记,写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钓誉,追求利禄。南宋心学大家陆九渊也说:“今所学果为何事?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陆九渊集》卷三十五)意即人生在天地之间,做人就应当尽其为人之道。因此,人们之所以求学,就是学如何为人而已,没有其他的目的。
儒学以“内圣外王”为安身立命之道。所谓“安身立命”,指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把握自己的命运,使生命有所归属,精神有所寄托(本质上是对自己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体认)。儒学的安身立命之道,可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亦可用“成己成物”来概括(内圣即是成己,外王即是成物)。儒学认为,人性本于天而成于人;成己在于尽性,尽性方可知天。所以,《易传·说卦》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意即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在儒学看来,理想的人生就是要把自然的人生转化为道德的人生,以使我们的生命依从良知理性而不依从本能欲望,如此,方可做到“内圣”进而“外王”。
儒学以完善人性,实践为人之道为终极关怀。所谓“终极关怀”,也可以说是人生归宿的问题。儒学与宗教不同,它不是以宗教的皈依上帝或天堂为人生的终极关怀,而是以完善人性、实践为人之道为终极关怀。自古以来,我们的古圣先贤即按人的良知、体认出天为人之本,人应遵循天意、完成人生此世的使命。因此倡导敬天,认识天道;又强调法天,即由效法天道研究出为人处世之道,称为人道;最后主张立诚尽性,参天地之化育,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认为这才是人应追求的真正归宿。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儒学在基本人格的确立,基本伦理观念、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人生价值和理想的确立等方面,特别强调个人的学习和修养。儒学的这一核心思想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要做事,先做人”这个观念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意识,中国的文学、史学、戏剧里面都有大量记载做人的内容。所以,梁漱溟先生认为,儒学者,修己治人之学也。冯友兰先生也说:儒学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仁学”。进一步说,就是“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