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影视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一、电影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1。电影的诞生与原理
电影,是根据人眼“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其声音摄录在胶卷上或存储在光盘里,通过放映、还音等设备,将摄录、存储的内容投射到银幕上成为活动影像,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电影是人类科学技术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电影发明之前,人类借助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来永久保存自己的形象与精神。后来,又借助走马灯、皮影戏等光影艺术形式表现事物动态影像,以弥补绘画、雕塑静止不动的缺陷,但由于技术原因,其表现力仍十分有限,不过,这应该看作前人对光影艺术的有效探索。
到了17世纪,物理学家牛顿首次发现了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影像不会立即消失这一重要现象。1824年,英国的彼得·马克·罗格特提出了“视觉暂留”原理,指出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正是人眼这一特性,才使反映到视网膜上的影像组合运动起来。当我们打开手电筒或划亮火柴,然后在黑暗的空中迅速划过时,便会看到一条光带。根据这一原理,不少欧美科学家发明了“幻盘”、“法拉第轮”、“诡盘”、“走马盘”等活动影像视盘。他们把人或动物的某些典型、有趣的动作如骑马、跳舞、啄食、嬉戏等分解成先后有序、逐格递进的画面,然后借助动力使画面连续运动起来,便看到运动起来的影像。这些试验器具后来成为有趣的玩具,不仅带给人们特别是儿童以娱乐享受,而且成为未来电影的雏形。
电影的产生还有赖于摄影术的发明。1839年,法国的路易·达盖尔与约瑟夫·尼埃浦斯发明了完整的照相与洗印技术。1851年,湿性珂珞酊的发明使一张底版可以印出多张照片。1877年,动画片创作人———法国的爱米尔·雷诺发明“光学影戏机”,并制作了一系列有故事、有人物、有音乐的动画片。1878年,美国人慕布里奇成功运用一组24张照片拍下了骏马奔驰的分解动作。1888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胶卷,并于1894年与发明家爱迪生合作制成“活动电影视镜”(引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洋镜”),已具备电影拍摄、洗印、放映三个基本元素。但它只是一种简易的放映机,它把五十呎长的胶片放映在一个大箱子里,只能容纳一个人用一只眼通过小孔观看放映的活动影像。直到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用发明的“活动电影机”把影像放映在白色银幕上供多人观看,电影才真正宣告诞生。
2。电影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电影诞生后,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可观的票房收入,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具有商业利润的商品,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市场和娱乐产业。然而,电影的发展与进步也并非一帆风顺,其命运可谓一波三折。电影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得益于它与时俱进,不断汲取人类科技进步成果,使自己不断焕发生机,绽放出不同寻常的魅力和迷人风采,为自己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影发明之初,那新鲜、刺激、逼真的影像冲击震撼了人们。市民们纷纷涌进影院,一睹电影的芳容。当火车从银幕驶来,观众们被吓得躲到椅子下面;当电影里下起了大雨,观众们不自觉地撑起了雨伞。这种新奇而廉价的“玩意”风靡一时,成了市民主要的娱乐项目。由于早期电影内容比较简单,多以纪录片为主,只有视觉运动的组合而没有听觉运动的组合,只有黑白两色,与有声有色的精彩现实世界相比,电影反而显得哑然无趣、暗淡无色。人们渐渐对电影里的那个悄无声息的黑白世界失去兴趣,还把电影戏称为“哑巴的艺术”。电影第一次面临生存危机的考验。
其实,给电影增加声音和彩色的尝试几乎是从电影问世后就同时开始的。卢米埃尔兄弟就曾经让他们所拍摄的电影中的人站在银幕背后为银幕上的自己配音。在有声电影诞生前,给电影配音大都采用临场方式,主要以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和真人配音等三种方法为主。早期有声电影的探索,经历了蜡盘发声,和光学发声两个阶段。所谓蜡盘发声,就是把声音录在特制的蜡盘唱片上,再用一种与放映机同步的唱机为影片配音。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常常出现音画配合不准确、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所谓光学发声,则是利用声光转换原理将声音录在胶片右侧的声带上,再通过放映机上的还音装置与画面同时放出。法国托比斯公司发明了光学录音还音系统,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变成现实。1927年10月23日,美国电影《爵士歌王》的成功首映,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自此,电影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伟大的“哑巴”开口说话了,随着录音技术与音响技术的进步,电影的声音从单声道到双声道到立体声再到环绕立体声,音响效果更加逼真、动听、震撼,并成为电影的重要组成元素。
同有声电影的发明过程一样,一些电影导演也尝试用原始的人工操作方法,以直接在黑白影片里给某一场景或某一物体涂上单色的方式来加强某种情绪效果,比如把天空涂成蓝色,把红旗、火焰涂成红色等,以此作为彩色电影的尝试。1935年,红、蓝、黄三原色的彩色系统问世,用彩色胶片拍出的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标志着彩色电影的诞生。随着彩色电影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作者能够更灵活、更有目的地运用色彩来反映现实,使电影直观再现物质世界的条件全面成熟,电影的造型形式和造型语言得以进一步完善,观众终于可以看到一个五彩斑斓、有形有色的世界。然而,至今仍有些导演根据影片题材的需要,愿意采用黑白片的形式,以求得到所构思的理想的艺术效果,如《辛德勒名单》、《鬼子来了》等影片。
与此同时,电影银幕也从窄幅银幕变成宽银幕、球形银幕、环形银幕,电影画面的尺寸与表现空间更大,甚至出现了立体画面,使电影效果更加逼真。特别是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的进步与完善,使电影特技水平已到了“只有想不出,没有做不到”的先进状态,电影表现力大大提高,把人类千奇百怪、如梦似幻的想像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类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今天,随着科技进步与普及,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投影机、数码影音设备等家用娱乐设施进入寻常百姓家,电影也被制成各式影音产品,借助这些娱乐设备进入千家万户。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安坐家中,享受电影带来的无穷乐趣。而手机摄录功能的完善、数码摄像机的普及和网络电影的兴起,更是打破“少数人创作电影,多数人观赏电影”的传统电影生产、观赏模式,人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摄录器材,记录生活,表达感情,反映时代。一个“人人可为电影”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电视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1。电视的诞生与原理
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电视技术与后来形成的电视艺术是20世纪最年轻、发展最快、最有影响力的传媒工具和艺术门类。在今天,电视早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各国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文化、教育、医学、工业、运输、科研和军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尽管网络的发展对电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电视仍以其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雅俗共赏的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仍然是受众最多的媒体和艺术形式。同时,电视又利用网络的优势,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影响力。通过电视,已是“天涯若比邻”的人们正体会着一个更加新奇、多彩的世界。
电视,就是将活动景物的图像和声音(伴音)变成电信号,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递出去,再由接收装置将图像和声音重现的技术和工具。
电视的英文“television”源自希腊文和拉丁文,意思就是“远距离传递画面”,简称TV。
电视的发明得益于人类长期以来在传递信息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古代,人们通过信鸽、马匹等来传递信息,如烽火狼烟、鼓角相闻、摇旗呐喊等都是有效的长距离信息传递方式。当近代科技发明了无线电、电话、广播等传递声音的技术和工具以后,从远距离传递活动图像便成为电视发明的关键难题。
早在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1873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现了硒的奇特性能:当含有硒的物质受到光的放射后,就有电子放射出来,而且放射的光线越强,放射的电子就越多,反之,照射的光线越弱,放射的电子就越少。电子扫描原理的发现对电视的发明起了关键的作用。1877年,法国人塞列克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第一个提出“电视”的概念,并设想出电视发射器。1884年,德国的保罗·尼普科发明了无线电传播扫描盘,利用机械扫描盘实现异地无线传送图像,对电视发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进入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苏联、英国、匈牙利、日本、美国等国科学家都加紧进行机械电视和电子电视的研制实验,1925年10月2日,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研制成世界上第一部雏形电视,并于1926年1月27日正式向世界公开播放、展示。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伦敦郊外亚历山大宫的世界第一台电视台播放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节目,这一天被公认为是世界电视诞生日。
2。电视技术的发展
电视诞生后,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苏联、日本、意大利等纷纷开始电视播放,从1936年至1954年,除了在二战中受到冲击而停播(除了美国)外,电视业已经在各地逐步发展起来,到1955年,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兴办电视,出现6000多家电视台,电视机总数达到4100多万台。这一时期被称为黑白电视时期。这时期的电视不仅改进了初创时期存在的录像、录音、接收等技术,而且开始重视电视内容的艺术性。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不满足电视图像的黑白颜色,希望看到五彩缤纷的更加真实的世界。因此,彩色电视的研制又被提上日程。其实,早在190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劳·伯兰克就提出了彩色电视的接收原理。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各大广播公司就争相花巨资研制彩色电视。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首先成功试验彩色电视,不久便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54年美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彩色电视扩大了屏幕的表现力,增强了反映生活的真实感,使人们获得更加生动、逼真和美观的观赏效果。但由于技术不够完善,节目制作成本高,彩色电视机价格昂贵、机体复杂、不易调试、质量也一般,因此在1954年至1963年10年内发展较为缓慢。1964年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彩色电视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法国和西德在美国研制的场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上,分别研制出调频转换制和逐行倒相制,从此,彩色电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电视表现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大大提升,电视艺术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对电影等其他观赏性艺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太空技术的发展,美国、苏联等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纷纷发射通信卫星,这种与地球同步的卫星有如空中电视中转发射站,把从地面电视台发射的节目送到各地面站,使电视信号可以不受障碍物的阻碍和地理遥远的影响,从而实现电视节目跨洋过海传送播出的目的,使全世界人民在同一时间内收看同一节目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因而在电视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又成功研制多路传播设备,使电视节目多样化,提高了频道利用率和播出质量,增强观众选择节目的余地,更大程度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要,使电视技术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在21世纪的今天,电视已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一些科技发达的先进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已开始全面进入以大屏幕、高清晰度为特征的全数字电视时代。以轻、薄、大屏幕、高清晰度为特征的等离子电视机、液晶电视机将逐步取代笨重的电子显像管电视机。立体声电视、立体电视、多伴音电视、有线宽频电视、手机电视等不同功能与形式的电视都将进一步显示电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凭借电脑特技与多媒体制作,电视节目的形态、品种、类型更加丰富多彩,制作能力大大增强,速度大大加快,制作方法日趋简便,电视节目的表现力、感染力日益增强,电视艺术也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一、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形成
电影艺术,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电影虽然在1895年12月28日诞生,但电影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则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电影刚刚问世之初,电影只是机械地复制再现现实世界的某些生活现象的“活动照相”。电影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早期电影短片,仍称不上独立的艺术,只能说是对生活的纯粹的纪实片断。他们过分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认为电影只能被动地摄录生活,完全排斥电影的假定性和电影的艺术创造性,结果使电影渐渐失去新意,也渐渐失去观众,这新鲜的玩意第一次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对电影有浓厚兴趣的法国戏剧家梅里爱把戏剧艺术的手法与电影相结合,从而拯救了电影。出身演员与魔术师的梅里爱,发挥自身戏剧知识的专长,不仅建立了摄影棚,而且逐步有系统地将戏剧创作的方法如剧本、演员、化妆、道具和人工布景等元素运用到电影中去。他还借助魔术表演技巧,创造了许多电影特技如停机再拍、叠印、多次曝光、快动作、慢动作等,大大丰富了电影表现手法,不仅突破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写实主义拍摄手法,而且创造了戏剧电影,使电影朝着艺术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他于1902年拍摄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记》,发挥奇特的想像力,情节曲折生动,奠定了故事片的雏形。然而,梅里爱对电影矫枉过正,过分强调电影戏剧化,把摄影机固定在舞台前面,只有场景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看电影只是在看一场没有声音的黑白舞台剧,虽然有故事情节,有人物表演,却又不如看真的舞台剧来得过瘾。电影再次面临生存危机。
而美国电影导演鲍特则让摄影机活动起来。他拍摄的《火车大劫案》,不仅改变了固定不变的摄影技法,还采用了时空交叉的剪辑方法把劫匪逃亡的镜头与警察追剿劫匪的镜头并置在一起反复表现,从而大大增强了故事的节奏感和紧张气氛;同时,还运用特写镜头和多种远、中、近景的调配,使影片更加惊险、刺激。特别是影片最后一个枪口对着观众的特写镜头,更是把观众吓得魂不附体。这种用运动的镜头组合(即“蒙太奇”)作为电影叙事的艺术手法,给电影注入了活力,让面临危机的电影有了转机。而鲍特的徒弟格里菲斯更是把鲍特的剪辑手法发扬光大。格里菲斯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不仅场面巨大、气势宏伟,而且叙事清晰、节奏明快。最突出的是他运用多机拍摄和交叉剪辑的方法,使蒙太奇手法得以系统地使用,表现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直接把电影从戏剧的附庸变成了独立的影像艺术。尽管《一个国家的诞生》在思想上存在种族歧视的不良倾向,但其革命性的技巧使其在技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格里菲斯不仅创造了票房奇迹,而且被公认为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第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导演、电影大师、“美国电影之父”。
不过,格里菲斯主要是在电影创作中成功实践蒙太奇手法,在电影理论上却少有建树。苏联的导演兼理论家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杜甫仁科等则在电影理论方面颇有创见。特别是爱森斯坦,不仅拍出了《战舰波将金号》这样娴熟运用蒙太奇技巧的电影,而且还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的理论,把蒙太奇看成是电影的思维方法,认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镜头对立或撞击会产生新的质、新的含义。普多夫金则认为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这些思想把蒙太奇手法提升到电影思维和电影基础的本体论的高度,为电影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促进了苏联电影作品的创作,并取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就在电影人沉迷于蒙太奇手法而不可自拔,甚至认为“蒙太奇就是一切”时,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却针对过度使用蒙太奇手法、夸大蒙太奇的作用的现象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理论。他认为,电影的本性是复制和还原现实的真实性,而蒙太奇却违背了这一本性,把原来完整的时空整体割裂得七零八碎,而且过于强调镜头的剪辑,过多地把导演个人的主观思想强加给观众,使现实生活的时空统一性被打破,原来现实生活的多义性和丰富性也变成了以导演的主观意图为准绳的单义性。为此,巴赞主张用长镜头(即时间在30秒以上的镜头)和景深镜头来弥补蒙太奇的缺陷,以保证电影故事的完整过程以及感性的真实时空得到尊重,并让观众看到现实事物的原貌以及事物之间的原本意义上的联系。经过电影艺术家们的反复探索,人们发现长镜头与蒙太奇并不矛盾,它实际上是对蒙太奇的丰富和补充,或者说,它也是蒙太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在镜头内部进行场面调度的蒙太奇,电影创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这两种电影语言。当这两种电影语言成熟之后,电影艺术才真正形成并独立了。
由此可见,在一代代艺术家和理论家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并在不断综合运用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和建筑等各门艺术创作规律的过程中,逐步丰富了电影的形态、语言、手段和技巧,不断开拓电影的表现领域,提高了电影的表现能力,特别是创造了镜头组接———蒙太奇这一银幕特有的叙述形式之后,电影才找到了自己表述世界的艺术方法而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并成为一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大众化艺术。在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又为电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电影艺术的发展及其流派
电影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受一定社会政治思潮、哲学美学思潮、文化思潮的影响。所以,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思潮和流派。
布赖顿学派是世界电影早期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初,出生于英国布赖顿的摄影师们如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斯·威廉逊等主张表现真实生活,提出“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并拍摄了一批带有“某种社会性的现实主义”影片,抨击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压迫和悲惨事件,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上暴行》、《煤矿爆炸惨剧》等。他们特别注意发挥摄影机的功能,创造了移动摄影、摇拍等摄影手法,并将远景、中景、特写镜头交错搭配组接,使电影蒙太奇技巧得以运用自如。在拍摄惊险片时,用平行蒙太奇技巧交替表现追逐者与被追逐者,并逐渐加快节奏,造成紧张的气氛,这种手法一直沿用至今。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由于受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在德国和法国出现了先锋派电影,以德吕克、杜拉克、爱浦斯坦等为代表人物。他们反对商业电影以抵制美国商业电影的入侵,主张拍摄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他们照搬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如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并创造了许多术语如纯电影、抽象电影、绝对电影、电影技巧诗、视觉交响乐等,反映出逃避现实的抽象化或潜意识化倾向。在创作实践上,法国先锋派电影和1925年以前法国先锋派电影均属抽象电影,即把绘画上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搬用于电影创作,迷恋于表现节奏、光影、线条等,如《机器舞蹈》、《光的游戏》、《对角线交响乐》、《彩色的喊叫》、《节奏》等。1925年后,因受超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影响,法国先锋派电影又转向超现实主义电影,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著追求,其创作主要表现梦幻、疯子或其他精神分裂症患者眼中的世界等,如超现实主义影片《贝壳和僧侣》、《一条安达鲁狗》、《黄金时代》等。超现实主义电影对美国商业电影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美国还出现了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他们把故事片中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系列影片被认为是受此影响的典型例证。
与此同时,从1919年至1924年在法国出现了一个受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格影响的流派———表现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的特点就是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外部世界形象来强烈表达出人物内心恐惧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这反映了法国知识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对现实生活的极度惶惑、紧张和慌乱的心情,其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充分反映了这些特点。影片中一切远近距离、光线照明、物体形态、布景等都被改变,演员的服装、化妆、动作行为都成了变态世界。其他代表作还有《三生记》、《泥人哥连》、《蜡人馆》等。这类影片的风格对好莱坞电影表现犯罪活动的手法有影响,斜射的灯光照明,棱角分明的画面构图和咄咄逼人的物像,都充分反映出人物的恐惧、紧张和不正常的精神状态。这一时期在法国先锋派电影出现之前还由德吕克等人创立了印象派电影。这主要是由于法国电影受美国电影冲击,出现数量下降、质量低劣的情况,德吕克幻想用“纯艺术”来复兴法国电影,他团结了一批有才华的电影创作者,拍摄了《车轮》、《拿破仑传》、《西班牙节日》、《流浪女》、《忠实的心》等作品,其中某些场面在造型风格上较有特色,明显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对光的处理方法的影响。在德国则出现了把小型戏剧搬到电影中来的室内剧电影。这类电影故事内容简单,镜头冗长、呆板,时空变化小,人物性格单调无色彩,采用了戏剧“时间、地点、动作”于一体的“三一律”,影响也不大。
以上英、法、德等国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纷纷出现的早期电影流派,大都是知识分子出于对时代、社会的苦闷、彷徨与不满、无奈,在当时文艺创作思潮的影响下,为了维护电影艺术的纯洁性,抵制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侵蚀,拯救本国本民族电影而不断进行探索、实验而形成的。他们在理论上有一定建树,某些技巧、手法和风格对后人的电影创作有一定启发和影响,但由于这类电影拍得不多,主要是放映给少数“知识分子精华人士”观看,内容晦涩难懂,广大观众无缘也无法接受此类电影。因此,进入30年代后,这些电影流派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同时期的苏联电影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指导下形成独树一帜的苏联电影学派。其特征是以崇高的革命思想和鲜明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的革命发展,通过典型艺术形象表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塑造正面人物形象,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劳动群众。其诞生的标志就是《战舰波将金号》、《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成吉思汗的后代》、《土地》、《兵工厂》、《生路》等,这些以描写革命群众运动的英雄史诗样式为主的影片,为苏联电影学派取得了世界性声誉。在30年代中后期,苏联电影学派逐渐达到成熟并迎来第一次创作高潮,《夏伯阳》、《马克辛三部曲》、《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共青城》、《伟大的公民》等影片,把史诗性叙述手法与尖锐的戏剧冲突交织在一起,把个人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塑造了既富于典型性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正面英雄形象。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由于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破坏和国内“个人迷信”和“无冲突论”的干扰,苏联电影学派处于衰退和停滞状态,直到五六十年代才迎来了第二次创作高潮,在七八十年代则进入相对稳定和繁荣时期。进入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一学派也随之终结。
由于受苏联电影学派的影响,从1933年到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中国左翼文化界同盟统一领导下,在上海开展了左翼电影运动,并摄制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影片,形成了中国左翼电影这一流派。其主要特征是暴露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压迫,描写工农群众的反抗斗争并指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其代表人物有夏衍、蔡楚生、田汉、沈西苓等,代表作有《狂流》、《母性之光》、《姊妹花》、《女性的呐喊》、《小玩意》、《大路》、《丰年》、《神女》、《民族生存》、《肉搏》、《中国海的怒潮》等。1936年春,为了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上海左翼电影人在“国防文学”影响下,提出“国防电影”创作口号,主张电影工作者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必须以电影为武器,更好地为抗敌斗争服务。为此,电影人拍摄了《生死同心》、《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国防电影。
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好莱坞商业化电影创作中,出现了一种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制作出来的影片,即类型电影。这些类型电影的制作根据观众心理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为重点,即采取所谓的“热潮更替”方式,其类型是指因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如西部片、战争片、歌舞片、戏剧片、恐怖片、科幻片、体育片等。许多影片不接触现实,迎合观众心理要求,为观众编织梦幻,让观众在电影院里逃避现实的危机、苦难,得到暂时的陶醉和快乐,致使好莱坞获得“梦幻工厂”的称号。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随着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大众化,加之执行类型电影制作规范的大制片厂制度的解体,类型电影作为一种生产规范从50年代也渐趋衰落,但其中的概念仍被广泛使用。
在1945年前后出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术创新特征的电影运动。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留下的创伤还历历在目。一些电影人出于反对法西斯主义、同情人民大众苦难的人道主义立场,决心用电影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真正面貌和揭露法西斯的罪恶。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经费的缺乏,电影创作者只好扛着摄影机到大街上拍摄,放弃聘用高薪的名演员而起用非职业演员,从而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一套在艺术表现上确也符合加强真实感的新制片方式,新现实主义电影也由此产生。其特点包括:注重题材的社会性、真实性,多反映当代本国社会生活现实中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强调朴实、自然且富有生活气息的表现风格,尽量在实景中拍摄并运用自然光,尽量使用非职业演员。其代表人物有罗西里尼、德·西卡、德·桑蒂斯、捷尔米、维斯康蒂等,代表作品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橄榄树下无和平》、《大地在波动》、《两分钱的希望》、《罗马11时》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50年代由于政府的压迫和创作队伍的分化而走向衰落。尽管它的寿命很短,但它的影响却遍及世界各国电影。
在1958年至1960年期间,法国电影界涌现出一批不知名的青年人竞相拍摄影片的热潮,被称为“新浪潮”。后来,“新浪潮电影”被广泛地用来指称在世界各国陆续出现的、特别是由新一代导演拍摄的敢于突破传统电影语法的故事片。二战后,法国电影长期陷于危机之中,无力与好莱坞电影抗衡。《电影手册》杂志主编安德列·巴赞等人团结一批青年影评人,对法国电影的平庸与虚假进行了抨击,提倡在电影创作中展现导演的个人风格并资助这些青年拍片。夏布罗尔的《表兄弟》、特吕弗的《胡作非为》、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等成为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他们主张商业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不仅不反对虚构的情节,而且十分注意娱乐性,追求以性内容来刺激感官。在拍片上缩短制片时间、降低成本,艺术上追求适度创新,用长镜头代替惯用的蒙太奇规则,用移动摄影来代替景对景的拍摄,用大量的分切画面加快影片的节奏,但拒绝采用现代派随意颠倒、弄乱时空的手法,追求直接的真实,但又不是纯粹展示现实事物的自然进程。他们在电影中表现主观意识,但不随意打乱和歪曲生活的原貌。这些就是新浪潮电影大致的创作原则。
新浪潮电影由于过度追求感官刺激,违反传统道德观,制作粗糙,剧情雷同,很快便衰落了。但在它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建立起了有别于传统制片制度的独立制片制度和独立的发行组织,出现了以导演为中心、注重个人风格特征的电影作品。50年代末法国还出现了一个有影响的电影学派———左岸派,因其成员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只拍为电影创作的剧本,重点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电影手法讲究推敲,注重细节的修饰雕琢,具有浓重的现实派色彩。代表作品有: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科尔波的《长别离》等。由于他们的电影大都由作家为电影创作的剧本,因此又被称为“作家电影”。与此同时,一批有志于“复兴英国电影艺术”的青年在英国电影学会资助下拍摄了一批实验性短片,被称为“自由电影”运动。他们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的个性表现,以取得创作自由。在自由电影的名义下,他们拍摄了六部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内容的影片,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这一运动也很快夭折了。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和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影响下,德国(指联邦德国)在60年代初也出现了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其原因也是由于德国电影“有数量,没质量”,不仅内容回避历史、逃避现实,而且艺术上单调贫乏。一些青年电影人发表宣言,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和某些利益集团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以创立新的德国电影。早期的新德国电影由于内容比较沉重凝滞,过于消极悲观而不受欢迎。直到1975年,由于政府和某些电影机构的支持,特别是代表人物法斯宾德、赫尔措格、施隆多夫等人的代表作品《恐惧吞噬灵魂》、《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铁皮鼓》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新德国电影成为德国电影的主流。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影创作潮流,即政治电影。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当代社会政治问题为中心,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和行为的关系。其题材有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故事片,也有虚构的传记片或幻想片,代表作品有法国影片《Z》、《中国姑娘》,意大利影片《马太伊事件》、《警察局长的自白》、《工人阶级上天堂》、《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乐队排练》,美国片《总统班底》、《执行者》、《惩罚公园》、《自由先生》,英国片《豺狼的日子》,希腊片《口供》等。到70年代中期,政治电影开始衰落。
另外,存在主义思潮渗入电影,在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表现唯我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表现人的“内心孤独”、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的现代派电影,其特点就是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生活流”手法)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意识流”手法)来代替或打乱逻辑的情节结构,用跳接、自我介入或其他主观随意手法来破坏传统的技巧。归结到一点就是力图切断电影创作同现实生活的关系,使电影成为一种自我表现的手段。其代表作有瑞典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第七封印》、《处女泉》等,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夜》、《蚀》、《红色沙漠》、《放大》等,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八部半》,法国让-吕克·戈达尔和阿仑·雷乃的作品也被列入现代派作品中。
除以上主要电影流派外,在40年代到50年代末的日本出现了进步制片人和导演山本萨夫、今井正、龟井文夫等为摆脱大公司资本制约而开展的独立制片运动,以追求创作和艺术上的自由,并诞生了一批进步电影如《箱根风云录》、《母亲、女人》、《不,我们要活下去》、《原子弹的孤儿》、《蟹工船》等。60年代巴西也兴起了独立制片运动。以罗沙和桑托斯为代表的年轻电影人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影响下,提出了“思想在胸、摄影机在手”的口号,拍摄了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能反映社会问题的《干涸的生命》、《太阳国里的上帝和魔鬼》等巴西新电影,不仅丰富了巴西电影的风格样式,对拉美其他国家的电影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兴起的、以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为表现风格的实验电影有了新的发展,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实验电影。这些没有故事情节的非商业性电影有的沉湎于梦境和幻想,具有浓烈的弗洛伊德色彩;有的则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及韵律设计等抽象符号来表达思想、意念,给人自由自在、不拘形式的感觉。由于这类电影多由业余的个人用16毫米胶片和轻便电影摄影机拍摄,主要在专供观赏实验电影的电影资料馆里放映,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内容淫秽的违禁题材影片,结果遭到警察干预而转入地下。这种个人制作、秘密放映的实验性影片从此便称为地下电影。地下电影一律用16毫米胶片制作,风格标新立异,题材多倾向于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地下电影还促使抽象电影再度复兴,在60年代更出现了两个新“品种”,即把剪自他人影片的胶片“拼接”成自己的作品的“拼接影片”和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并创造新的时空观念的“结构主义影片”。
综观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各种电影艺术思潮和流派相互辉映,兴衰交替,使电影艺术的观念不断变化,出现各种发展趋向,对电影艺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各流派及思潮的探索成就或合理成分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本身。从五六十年代以来,电影观念的变化表现在力图摆脱舞台剧影响,追求多侧面、多层次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追求生活化、尊重观众审美情趣等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视、网络越来越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下,世界电影特别是欧美电影从八九十年代以来,电影制作愈来愈远离艺术家个人独特风格的展示,转而追求高投入、高科技、大制作、大场面、高回报的商业效果。电影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艺术性与商业性的高度统一成为当今电影创作的最新潮流,以电脑特技为特征的技术主义成了最新电影流派。
二、电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电视艺术,就是以电子传播技术为手段,以音画造型为媒介,通过艺术审美思维,在屏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并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综合性视听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1。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从电视诞生的那天起,电视艺术也伴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电视的国家,也是电视艺术的发祥地。1936年11月2日,英国伦敦亚历山大电视台播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从此宣告电视艺术的诞生。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也开播电视,并提出“每日一戏”的主张,在二战前,先后播放《地铁谋杀案之谜》、《黄蜂巢》、《拐弯》等电视剧。这样,以电视剧为主的电视艺术便成为一门最年轻的现代艺术,而且借助最现代的传播技术,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纷纷设立电视台,播送电视节目,电视艺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些舞台剧被改编成电视剧,如《晚餐来客》、《威尼斯商人》、《平民百姓》等。但当时由于还未发明录像技术,因此无法预先录制并进行后期制作,只能采用现演、现拍、现播的“直播”方式,使演出与播放浑然一体,使观众足不出户便可同步看到演出,这种形式虽然简单、粗糙,与舞台剧相差不大,但时空同时转换的灵活性和视像性则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因而大大增强了电视艺术的真实感和亲和力。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彩色电视的发明与应用,更是使电视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亮丽的色彩,成了除画面和声音之外的第三种影视语言,它使电视屏幕更加接近现实世界,拉近了电视艺术与人类生活的距离,大大增强了电视艺术的感染力。50年代末发明的磁带录像技术和60年代发明的肩扛式轻便摄像机,不仅使电视艺术由直播状态进入摄制录播阶段,而且还可以走出演播厅到人们现实生活环境中进行真实的实景摄制,打破了电视艺术制作的神秘感,为电视艺术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其表现的对象更加丰富,表现的手段也逐步显示出电视艺术个性化的特征,从而为电视艺术独立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一时期的电视艺术在表现手法和美学追求上主要借鉴与学习电影和戏剧的经验,但其独立的发展空间和迅猛的发展以及与电影和戏剧相近的表现、观赏方式,对电影戏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影与戏剧的观众被严重分流,不少电影人、戏剧人迫于生计,也看好电视艺术广阔的发展前景,转而投身电视艺术事业,对电视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打破了电影独霸视听艺术领域的格局,客观上促使电影不断创新,寻求新的创作表现空间,形成影视良性竞争互动的局面。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第三代科技浪潮推动下,电视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电视艺术节目制作经验更加丰富,电视艺术进入突飞猛进的阶段,电视剧本身也出现了生活化、大众化、类型化、系列化和工业化倾向,而且随着观众对电视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艺术创作要求更加贴近观众。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艺术与观众良性互动日益成了新的时尚潮流,电视艺术真正成为普通老百姓最为通俗易懂、接触时间最长、参与机会最高的一门艺术,这不仅为电视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也对电视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络的出现与发展,对电视艺术而言,既是冲击,也是新的机遇,通过网络或手机看电视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电视艺术无疑又获得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回顾电视艺术总体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电视艺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电视艺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并不断开拓新的艺术领域。同时,电视艺术的产生、发展乃至繁荣,也与文学、绘画、摄影、音乐、戏剧、电影等其他艺术门类分不开。正是在综合吸收了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后,电视艺术不断吐故纳新,并结合自身特性,才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艺术园地,绽放出迷人的艺术芬芳。
2。电视艺术的种类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电视艺术借鉴和吸取其他艺术门类如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特点,创造出一系列以电视传播特点为基础的电视艺术的类型。具体有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是电视文学类节目,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这类电视艺术作品主要是以电视制作技术为手段,在屏幕上展现文学语言叙述的独特魅力,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厚的思想感情,使观众在观看这类节目中享受到文学审美的情趣。
第二类是电视艺术类节目,如电视音乐歌舞片、电视风光片、电视历史文献片、电视民俗风情片、电视专题片等。这类作品主要是将电视艺术的特征与音乐、舞蹈等艺术样式相结合,并将两者的美在屏幕上完美统一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以陶冶观众的情操。
第三类是电视戏剧类节目,如电视剧、电视小说、电视戏曲、电视曲艺等。这类作品主要是以戏剧的构成方式或表演形式,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独立制作出来或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这是电视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
第四类是电视综艺类节目。这类融知识、娱乐、信息、欣赏、审美于一体的节目在宣传、娱乐、教育、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节目主要是以文艺表演为主,通过电视制作传播方式和艺术手法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了原有文艺节目的艺术形态,也突出了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
3。电视剧的种类
为了满足观众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需求,电视节目制作人不遗余力地制作各种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视艺术节目满足大众需求,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电视剧的制作。
电视剧是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融合了舞台剧和电影艺术的许多表现手法,用现代录像技术制作,以电视传播形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也是电视艺术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国家,电视剧总是安排在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黄金时间”播出,而且数量之多,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随着电视文化的发展,电视剧日益显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电视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电视连续剧。这是电视剧最常见的形式,通常包括一条或几条故事线索,随着剧情的展开,不同线索相互交织,不断形成戏剧冲突并创造出故事高潮或留下悬念吸引观众持续不断地观看下去。其中以家庭妇女为播放对象的日间连续剧又称“肥皂剧”,因最早由日用清洁剂厂商赞助播出而得名。
第二类是系列剧。这是指连续播出,主要人物相同,但故事并不互相关联的电视剧。一般每集或几集展开一个故事,这类电视剧题材很多,涉及领域也相当广泛。
第三类是情景喜剧。主要是在演播室内拍摄,依靠幽默和具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来制造笑料,以博得观众开心一笑为特色的系列剧。每集独立成篇,围绕一个矛盾展开故事情节并在结束时加以解决。
第四类是单本剧。是指时间较短、单独一集的电视剧,其创作与电影相差无几,近年来兴起的电视电影也可看作是单本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