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6586900000007

第7章 “既修太原”:大禹治水安波澜

这时,夏部落首领鲧被派去治水,传说中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治水经验的部落。然而,鲧失败了,于是,被舜“殛于羽山”。即发配而死之意。大禹走上历史舞台。

在太原地区,有很多关于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

太原市阳曲县县城东北20公里的小五台山,为汾河流域与滹沱河流域的分水岭,在史书上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系舟山。据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系舟,故名系舟山,因为山上有崖若环轴,名系舟嵬,其形如环,多悬于崖顶。而太原晋中一带更有关于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美丽传说。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禹贡》记载道:“大禹……冀州:暨载壶口,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意即:大禹先在冀州的壶口进行疏导,治理完黄河之后,又治梁山和岐山,即吕梁山和狐岐山等附近的河流。吕梁山和狐岐山就到了现在的离石附近。后来大禹发现只治理黄河是不行的,还要治理汾河。根据记载中涉及的5个地名,对照山西地图,大禹当年治水的路线清晰可见。

大禹治水13年后,全国洪波安澜,水患大治。舜对禹十分满意,将盟主之位禅让给他。而此时农业产量增加,人口增长,各部落交往更密切,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式需要更高级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管理办法。

大禹治水之后形成了九州,第一州就是冀州。而冀州主要的范畴以山西和河北为主。

相传大禹死后,“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中国社会组织结构发生颠覆性变化,阶级社会出现在历史舞台。“天下为公”就此进入长达约四千年的“家天下”。一个朴素的时代从此和中国人永远地告别。

500年后,中国有文字和信史可考的商朝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