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6489700000015

第15章 战争记忆

我最喜欢的电影片断是《地道战》的一个场景:

日本司令官站在高家庄的房顶(冀中平原没有屋脊、漫圆的房顶)上高举战刀,吒咤指挥。忽然,他身子一震,用手慢慢摸向臀部,雪白的手套上有血。日本司令官的脸变得痛苦而抽搐,曰:“八嘎!”

看到这儿,我和同伴们必要放声大笑。我们想连续不断地反复看这一片断。每当再演《地道战》时,我们在心里甜蜜地做好准备,期待那一时刻。事实上,这也是电影的高潮之一。

后来看过许多电影,对一个片断记忆很深的不多。还有《战地浪漫曲》中萨沙在墙角偷看柳芭买馅饼、《魂断蓝桥》中男主人公在雨中期待女主人公出现的情景。但最喜欢《地道战》这一段。小时候,我们甚至模仿敌酋的样子,把手慢慢滑向臀部,一看有血,狰狞地“八嘎!”——太令人开心了。

《地道战》也许不算电影的精典之作,它在前面奇异地注明“军教片”。但对这一段的记忆就像读书一样,不光在书,还在读者的年龄。人们都说《海底两万里》、《牛虻》是好书,读者多是青少年,老教授一般不读《海底两万里》。但也有例外,罗斯福沉迷于童话《柳林风声》,写信问作者书中人物的命运。

有时想,为什么耽念于《地道战》这一情节不能自拔?我想是由于在好人胜利的同时敌人被丑化了,至少对儿童观众是这样的。我们的开心不仅是土八路的子弹击中了日酋,更妙在击中了他的屁股,这对小孩来说简直乐不可支。从审美角度看,轻慢一个人莫过于使他的臀部出现什么破绽,虽然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屁股上,但一个人如果在大庭广众下屁股出了什么毛病,就无尊严可言。以这种方式描写战争的作品,是50年来的主要风格。它在侮谩敌人的时候,却犯了一个错误,即显得战争胜利过于容易,确乎摧枯拉朽。像小丑一样智力低下的敌人都可耻地死去了,战争成为一场连小孩都跃跃欲试的游戏。它又滋生一种军国主义情绪,让孩子们喜欢投入战争。

我常常奇怪于一个现象,为什么许多人淡忘了50多年前那场日本侵华战争。对日本人存有切肤之痛的中国人不是太多,战争的真相是日本人把中国孕妇的肚子剖开,把胎儿扎在枪刺上玩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日本人杀了太多的中国人,但吾国吾民却没有十足的痛切。国人大约有这样的心态:虽然杀了中国人,但杀的是别人,而不是我。至于被剖的孕妇也是别人的孕妇。鲁迅将他们称为“看客”,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发誓疗救他们麻木的魂灵。但对中国人来讲,很难激发整体性的民族仇恨,如果激发像“文革”一样自己整自己的运动热情,则容易。

俄罗斯人忘不掉二次大战的记忆,这种记忆使全民族变得更深沉。他们记忆战争,用来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