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翻译文学研究(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
6473100000025

第25章 单行本后记

本书能够列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大型学术史丛书《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文学部分的一种,幸赖中国文学部分的主编、我的老师郭志刚教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李晃生先生的支持和指导。郭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专家,向来十分重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翻泽文学史的研究。记得几年前我的《20世纪中国的日本翻泽文学史》出版的时候,先生对拙作多有鼓励。此次郭先生认为要谈20世纪中国文学的学术论辩,关于翻泽文学方面的论争应列入其中,写出一本专门著作来。这与我的想法真可谓不谋而合。

不必说,将20世纪中国翻泽文学的学术论辩史加以清理,对于总结20世纪中国的学术文化、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翻泽文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选题确立后,我很快着手准备。自2001年年初,我开始留意和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并确定写作研究的指导思想,理清写作思路,设计框架结构,同时约请我指导的2001年级的两个博士生陈言、高宏存同学予以协助。在准备资料和撰写初稿的过程中,我的写作思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把书名改了。原题名为《二十世纪中国翻泽文学——理论建构与学术争鸣》,但一直感觉名字有些长,不够凝练,半年多后灵机一动,决定改为《中国文学翻泽十大论争》,我以为这个题目更醒目,更集中于“论争”,也更符合《学术论辩书系》的趣旨。接着是对全书的章节结构也做了较大的调整。这么一来,原来由陈言和高宏存两位写好的一些章节的稿子便因为逸出论题之外或其他的原因而不能用了(这是需要向他们表示感谢和抱歉的)。而有些新的章节,需要由我执笔扩写和补写。从2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再从7月到9月,我先后用了半年时间集中改写和补写。由我独立撰写部分有:“前言”;“序章”中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部分的两节;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其余部分是我与陈言合写,合写部分的原稿大都由陈言提供(高宏存同学也多有帮助),然后由我做修改。修改主要是理清文气,疏通脉络,删除冗余、然后加以扩写。其中每章扩写的字数约占一半。

由于主观与客观上的种种原因,本书还只能算是对20世纪中国翻泽文学学术论争的一种粗略的鸟瞰、整理与评述,在目前尚可以说是该研究领域中的第一本,但因此也只能说是尝试性的作品。对书中可能会出现的诸种不妥和错误,当由我来负主要的责任。我们期待着翻泽界及学术界的批评与指正。

王向远

2003年9月15日

本书原题为《中国文学翻泽十大论争》,出版前根据丛书主编及出版社的意见,为了与丛书其他各卷的书名相统一,改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泽之争》。特此说明。

王向远

2005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