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麻辣近代史:1885—1905
6447500000048

第48章 战后余音

日本人要赔款,俄国人不给,谈判僵持不下。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怕打下去俄国就垮了,崛起的日本必然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他就急于让两国停战,好坐收渔利。他对俄国人说:“如果你们再打下去,日本人必将占领海参崴,整个西伯利亚都有危险,到那时你们将付出十倍代价。何况战事越不利,国内政局就越不稳定,革命浪潮必趁机高涨。”他对日本人说:“你们得到的利益够大了,如果由于你们坚持赔款而使和议失败,世界舆论将谴责你们。再打下去无非是占领西伯利亚,但占领西伯利亚这片没人的地方对俄国没多大影响。你们不打到莫斯科,俄国人不会低头,而你们绝不可能打到莫斯科。拿破仑打到莫斯科,他以失败告终,征服俄国是不可能的,拖下去是无利可图的。”

就这样,1905年9月,《朴次茅斯和约》签订,内容如下:一、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主权。二、俄国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三、旅顺、大连租借给日本。四、俄国从满洲撤军。五、保全清国领土完整。六、东北哈尔滨以南铁路权让给日本。七、海参崴干线作为非军事铁道。八、限制俄国海军在太平洋的活动。九、日本海渔业权全归日本。

两个强盗狠狠打了一架,然后平分了抢来的财货,但不论这两个强盗撕咬得如何凶狠,损失和屈辱最终还是一股脑落到了被抢劫的弱者头上,日俄战争恰恰如此!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取得胜利的强盗予以高度评价,他说:“日本取得了令人惊异的胜利,获得了显著的报酬。日本赢得了对满洲及朝鲜的驾驭权,取得了旅大和库页岛南部。又因为击败俄国海军而自然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在太平洋除英国外,造成了任何国家也难以匹敌的优势。”

日本就这样赢了,获胜的原因除了在前文交代的显而易见的军事因素外,还有经济因素,美国洛克菲勒财团与欧洲犹太人财团对日本的经济支持为日本的获胜提供了巨大保障。由于犹太金融大亨们认为日俄战争战场远离俄国经济重心,却在日本眼皮底下,再加上沙俄宫廷的腐败与沙皇制度的腐朽,正在上升期的日本极有可能击败俄国,且沙俄迫害犹太人,犹太人甚至主张用武装革命推翻沙皇,因此他们在经济上对日本鼎力支持,最终帮助日本取得胜利。

这场战争日本阵亡17.4万人,俄国阵亡22.6万人。

条约签订了,仗打完了,咱们再看几个问题。

第一,日本那几位老熟人的结局如何?

大山岩,战后由侯爵升为伯爵,1914年至1916年任辅弼天皇的内大臣,1916年病死。东乡平八郎,战后任军令部长,军事参议官,1913年升为元帅,1914年起7年间任东宫御学问所总裁,1933年被封为侯爵,1934年病死,他被誉为日本海军之父。

伊藤博文,战后由侯爵升为公爵,1906年任第一任韩国统监,积极推行朝鲜殖民地化政策,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安重根本来是可以杀人后跑的,因为哈尔滨车站警卫都是俄国人,俄国人眼里黄种人都一个模样,分不出来,且车站人又多,但安重根没跑,而是展开一面韩国旗,高喊“大韩独立万岁!”结果被逮捕了。

伊东祐亨,战后升为元帅,1907年由子爵晋封伯爵,随后病退,他在家以做舰模为乐,将所有被他击沉的战舰都做成舰模,以示纪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病死。

桦山资纪,75岁时患了脑溢血,昏迷了一个星期,大家看这老头没救了,正在准备丧事时桦山资纪突然醒了,除了有点偏瘫外又活了10年,至1922年病死。

山县有朋,1907年由侯爵晋封公爵,他憎恶政党政治,对政党的兴起进行压制,设立元帅府,形成军部长期干涉政治的局面,伊藤博文和明治天皇死后他大权独揽,太子裕仁选妃的事他都管,所以大正天皇见到他那副老脸就腻歪,1922年病死。由于他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杰出”表现,他被誉为皇军之父。

乃木希典,战后任军事参议官,1907年由男爵直接晋封为伯爵,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他与妻子剖腹自杀,新天皇对其进行表彰,并将他的牌位放在靖国神社正中。随后一批日本武士效仿他,都剖腹去找天皇了,日本政府忙下令禁止,这才将自杀风平息。

第二,中国人对日俄战争的态度如何呢?日俄战争时袁世凯选了几十名士官与日军组成侦探队,其中之一是吴佩孚。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马玉崑也为日军提供了大量军火和经费。秋瑾赋诗:“明治天皇雄武姿,独占精神寒鉴窗。奋发神威不可当,投袂扫穴殴贪狼。……捷报飞来大地观,从近世界庆安澜。草木河山皆变色,未许潜蚊侧目看。……几俗起舞乘风去,拍手樽前唱凯歌。”诗中为日本取胜欢欣鼓舞的感情与日本人自己没什么两样。孙中山说:“此时中国四万万人民无不视日本为亚洲救世主。”后来的革命家吴玉章说:“日俄战争开始后人们由于对沙俄的痛恨,都同情日本,听见日本打胜仗,大家都很高兴。”

那么为何这些革命者都对日本有好感呢?因为日本在占领台湾后桦山资纪下令:“台湾人民如不愿在大日本帝国管辖下生活可在三年内自愿内渡,离开台湾,我军绝不阻拦,而且可提供方便。”日本在甲午后鼓励中国留学生赴日,专门设大批帮中国人补习日语的学校,支持“戊戌变法”,帮助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政变中脱险。日本人还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在八国联军时保护故宫,辛丑议和时日本说:“我政府及全国人民均愿保全中国领土。”因此国人都对日本有好感。那么日本为何帮中国呢?因为日本国小,甲午大胜后提的条件过于苛刻,他要笼络中国人心,避免对他的反抗,保全既得利益。

第三,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如何?在日俄侵略者的践踏下,美丽富饶的东北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瓦砾场。日俄两军的战场正是东北最繁华的地区,战火所及,均化为焦土。在辽阳,成千上万亩良田战壕纵横,车辙遍地,庄稼倒伏。在沙河,昔日欣欣向荣的数百个村落除了断壁残垣和孤零零的烟囱外其余荡然无存。在奉天,乡民居无屋,食无粟,数万人民流离于荒野。

《中外日报》报道:“辽阳战役时中国人死亡数十万,超过日俄两军总和。”《东方杂志》则说:“兵连祸结,无辜的中国人惨死,血肉横飞。饿死在沟渠留全尸的人,亲朋好友为他能善终而庆幸。”

第四,军事家如何看此战?列宁说:“日俄战争使世界进入了使用速射小口径步枪和机枪大炮、船舰上装有复杂的技术设备。在陆战中采用散开队形的时代。”

德国总参谋长冯施利芬说:“日俄战争证明直接向敌人正面进攻,尽管有许多困难,但总是可能得到顺利成功的。”

法国总参谋长福煦说:“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是不全面的,没有直接意义。”他们轻视日俄战争阵地战经验的态度使法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缴了高昂的学费。

第五,日本为何取胜?库罗帕特金仗打得虽次,但他总结得挺好,他说:“他们(日军)爆发性很强的炮弹,他们的无数山炮和机关枪,他们充实的爆炸物和技术器材,无论是用于进攻还是用于防守的,都远远超过了我们。而他们的组织、装备和运输又都比我们更能适应当地条件。他们的军官团表现出坚决勇敢,深谋远虑,有知识,发挥了巨大的权威作用。就连他们的最高级将领也在前方过着简朴而严格的生活。但使日本制胜的主要因素还是他们高昂的士气。他们毫不犹豫枪毙那些企图后退的士兵,士兵因而奋勇前进,因此常常夺走了我们的胜利。”

第六,被认为没有他日本就打不赢此战的是谁?答案是明石元二郎。日本史学家说:“没有乃木希典,旅顺也拿下了(最后拿下旅顺的是儿玉元太郎);没有东乡平八郎,海战也能打赢(明治天皇用他的原因是这小子运气出奇的好);但要没了明石元二郎,日俄战争绝对打不赢。”明石元二郎懂八国语言,在战前就对俄国进行了考察,回国后他说:“俄国太大,太冷,当年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都折在这了,如果日本跟俄国正面交锋,必败无疑,但如果策动俄国内乱,必可取胜。”于是他开始在俄国后院到处点火。他煽动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策反俄国军官,会见芬兰独立领袖,秘密偷运武器给反俄组织,引导欧洲舆论对日本友好。这下俄国更乱了,原本打算征兵去远东的计划破产,皇室出门都多带保镖,保不齐哪天被人黑了。1905年发动的革命使俄国后院起了大火,最终导致俄国决定性的失败。他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近乎奇迹的事业,最终为日本赢得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他被誉为一个人可抵十个师团。在日俄战争后他因功任台湾总督,后病死。

第七,日本人如何看待此战?日本海军参谋佐藤铁太郎在战后回答学生提出的日俄战争获胜原因这个问题时说:“我们40%靠运气。”“剩下60%呢?”“还是运气。”随后他解释说:“40%的运气是纯粹的运气,马卡洛夫的旗舰一开始就被水雷炸沉,黄海海战一炮就把司令官维特盖夫特击毙,这就是运气。60%的运气是俄国人的失策和日本人的努力得来的运气,不管怎么说,日本海军在此战运气极好。”他的想法代表了当时日本军界的看法。

第八,日俄战争中日本从开战到整个战争过程与甲午战争如出一辙,并从此模式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开战方式,无论是此次战争的旅顺口偷袭,还是甲午的丰岛海战,及日后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的“珍珠港事变”,日军每次都是偷袭,每次都是不宣而战。

再看战争进程,日军每次都是相同套路,甲午战争时日军从丰岛海战到进攻台湾,每战必胜,不给清军任何喘息之机。这次战争同样,日军从旅顺口之战到奉天会战依旧每战必胜。日后的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开始时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忻口战役、南京攻坚战、武汉会战到南昌会战为止,亦可谓每战必胜,把国民党打得够呛,其中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最惨烈时每天死1万人。1941年起的太平洋战争也是如此,几个月内拿下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尼、老挝、柬埔寨、关岛、巴布亚新几内亚、阿留申群岛、瑙鲁,可以说几乎拿下了整个太平洋。日军是长期准备一场战争,可谓十年磨一剑,而一旦亮剑,就会招招致命,迅速占上风。

最后看战争时间,甲午战争从丰岛海战到马关议和仅9个月,日俄战争从偷袭旅顺口到奉天会战结束仅13个月,可以说都是一年左右要了对手的命。而抗日战争时,日本从“七七事变”到南昌会战的连胜历时一年多。太平洋战争从偷袭珍珠港成功到中途岛海战被美军打得大败也仅仅6个月。

综上所述,可以说日军的战斗力是在战争爆发开始一年左右迅速释放,给对手致命一击。但只要对手挺过这战争的第一年,把战争拖入相持阶段,那么日本就因国小、战争资源匮乏而逐渐占下风,直至输掉战争。但最重要的是对日作战挺过这第一年,清王朝和俄国都是没有挺过第一年就失败了。由此可见,打近代战争战胜日本的法宝就是三个字——持久战。

如果说甲午战争让日本在亚洲崛起,那么日俄战争就让日本在世界崛起,从此这个曾经被人忽略的小国,以帝国主义的面目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战争的胜利仿佛毒品一样渗入日本人的血液里,他们更加迷恋暴力和屠杀,他们擦亮了屠刀,时刻准备着下一次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