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068

第68章 侯景叛乱

侯景叛乱发生在梁武帝萧衍统治的末年,正是由于侯景之乱加速了梁朝的灭亡。侯景是被鲜卑同化的羯族人。他原先是北方东魏高欢部下的一员大将,拥兵10万,镇守河南13州。

侯景狂傲不驯,除高欢外,谁也没瞧起。高欢死后,其长子高澄接任大丞相,怕侯景不服,设计解除他兵权。不料被侯景看破,欲投西魏,西魏深知他是反复无常、狡诈多变的人,表面上帮助,实际上压制。这样侯景转降南梁,萧衍让他坐镇寿阳。

高澄不甘心侯景叛逃,便致信萧衍,离间侯景与萧衍的关系,又被侯景获知。侯景认为萧衍也不可靠,于是扩充兵力,准备直取梁朝都城建康。为了出师必胜,侯景找到萧正德做内应。萧正德是萧衍的侄子,曾过继给萧衍当儿子,但萧衍有了自己的儿子萧统后,就把萧正德送还他父亲萧宏了。为此,断绝了萧正德想当皇帝之路,因此怀恨在心。这一情况,被侯景探知,就派人与时任左卫将军的萧正德联系,准备里应外合,攻下建康后,让他做皇帝,萧正德非常高兴,当即表示同意。

公元548年八月十日,侯景在寿阳发动兵变,攻下历阳(今安徽和县),直奔长江北岸横江。战报频频传到京都皇宫,尚书羊侃等十分着急,萧衍认为侯景不敢过江,只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负责保卫建康,屯兵丹阳郡。

萧正德领命,率军赶到丹阳,连夜派大船把侯景的8000人马运过长江,然后两伙人马会师,一同将台城包围。

第二天一早,太子萧纲得知兵临城下,忙向父皇萧衍报告。已是虔诚佛教徒的萧衍正在念经。听到萧正德叛变引狼入室的消息,并不太惊慌,他让太子萧纲自己去想办法守城。幸好羊侃带领士兵勇敢顽强地守城,侯景连攻七天没有成功。

这天晚上,萧正德对侯景献计说:“今若立我为皇帝,守城梁军必乱,城将不攻自破矣!”侯景暗想:你当皇帝的野心也太迫切了,但还是表示赞成。简单地举行了仪式,萧正德早准备好了,皇冠龙袍,就算是皇帝了。

台城守军坚持了130天,终于被侯景占领。侯景因为自己出身微贱,常常被士族歧视,故而忿忿不平。攻破台城,他以为大功靠成,就命令将士到处烧杀抢掠。侯景带兵冲入皇宫正华门时,萧正德身穿龙袍跟着进来,侯景大声说:“你乃假皇帝,岂能穿龙袍进宫,快脱掉!”

萧正德正在迟疑,侯景又说:“先废去你的帝号,但念你攻城有功,暂封你为侍中大司马。”萧正德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悔之晚矣,面对侯景的利剑,只好极不情愿地脱下龙袍。

侯景进入后宫章德殿,见皇帝萧衍躺在床上,便单腿跪地,说:“丞相侯景叩见皇上。”萧衍连看也不看,怒斥道:“什么丞相,你乃狂徒侯景!”

侯景自此把萧衍软禁起来,使他没有丝毫自由,连饭食都被扣了。不久,梁武帝被活活饿死。萧衍共当了48年皇帝,享年86岁。在南北朝历史上,他是寿命最长、“皇龄”最长的皇帝。

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萧正德白忙活一场,非常恼怒,想让萧范带兵来建康除掉侯景,没有得逞,反被侯景杖死在太极殿前,落了一个称帝不成反丧命的下场。侯景掌握了朝中大权,竟要娶皇帝萧纲的14岁爱女为妃。萧纲的女儿溧阳公主,长得俊秀迷人,人见人爱,萧纲视为掌上明珠。况且只有14岁,哪里舍得送给侯景?但又不敢不允,只好忍痛割爱,点头答应。侯景随即提出当晚成亲,皇帝心里虽不同意,也只能含泪默许。

侯景逼死萧衍,独揽朝廷大权,惹起众怒,各地纷纷起兵讨伐,侯景等不下去了,想趁此机会过过皇帝瘾,但他的心腹王伟不同意,认为萧纲尚有九个儿子,均有一定的势力,不如先除掉他的儿子再做打算。侯景认为有理,设计将萧纲的九个儿子全杀害了。此前让萧纲退位,萧栋继位。不久,又命令萧栋禅让皇位。于是,侯景宣布称帝,改国号汉。

侯景称帝,更激怒了各地藩王。陈霸先、王僧辨两路大军会师,举行了庄严的结盟仪式,宣誓共同讨伐侯景,报效朝廷。同年3月,王僧辨与陈霸先联军在姑孰(今安徽当涂)大败侯景叛军,以势不可挡的气势逼近建康,并很快形成包围之势。

侯景慌忙出逃,最后只剩下妾兄羊鹍一人陪同他逃亡。

两人弄到一条小船,在海上漂荡。羊鹍问侯景要去哪,侯景回答说听天由命,然后昏昏入睡。第二天,侯景睡醒了,发现前方是建康城,不禁大惊。羊鹍说:“陛下,我想借你的头换取富贵。”随即一剑将他刺死。

侯景的无头尸体,被丢在皇宫前御街上,任凭人们践踏、唾弃。这个反复无常的叛贼终于落得了应有的下场。

至此,历时四年之久的侯景叛乱始告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