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版的《咒怨》不是非常成功——当然制作预算也少得多,只有1,000万美元——但是也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总票房已经超过17,800万美元。在这个案例(《咒怨》)中,其中62%的票房来自美国市场。在真正的特许品牌影片的流行类型中,《咒怨2》已经计划定于2006年10月20日发行。非常有趣的一点值得注意:日语原版的《咒怨》在美国发行,票房收入大约32.5万美元,远远低于其在海外的收入267.9万美元;《谈谈情,跳跳舞》(英语重拍版的制作预算是5,000万美元)票房总收入接近15,000万美元,其中61%的票房来自海外市场。《咒怨》也可以作为带字幕的电影在美国面临困难的又一个绝佳的例子,因为它们事实上总是被投放到小范围的有利可图的艺术影院市场,而且主要是大城市的艺术影院市场。例如,《咒怨》的日语版影片即使在发行范围最广的时候也只是在11家电影院放映;相反,美国版的《咒怨》则在3,348家电影院上映、美国版《午夜凶铃》在2,927家影院上映、上映《谈谈情,跳跳舞》的电影院也达到2,542家。美国版的《咒怨》也反映出购买亚洲电影进行重拍时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即使是同一个导演中田秀夫来负责,也不可避免。首先,要保证影片获得目标观众,影片就需要满足PG—13的分级。第二,在将日语(外语)影片翻译到西方市场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妥协与退让。正如马诺拉·达吉斯在她的评论中所指出的,重拍是“两种不同的电影文化并不令人满意的杂交……一种电影被制片厂制作人所熟知的最大罪恶——青少年观众的人口统计——所折磨的结果”。见《甚至驱邪师也爱莫能助的房间》,《纽约时报》,2004年10月22日,B,页20。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尽管非常成功的香港特许品牌影片《无间道》系列也将由马丁·斯科赛斯导演,并由列昂那多·迪卡普里奥担纲主演,但是,好莱坞仍然将重拍的重点放在日本和韩国影片上面。自1980年以来,好莱坞至少已经重拍了7部日本影片,还有一些正在发展和制作之中。国内票房总额最高的影片是《哥斯拉》,达到13,600万美元。
华语电影
在着手更加直接地讨论华语电影的时候,将华语电影与其他“外语电影”在国际市场和美国市场不同的命运进行比较,是很有帮助的。表9展示了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2004年在北美市场票房业绩最好的影片的名单及其排序。我们发现,中国《英雄》排在榜首,甚至超过了主要是在英国拍摄的英语影片《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
北美市场的票房数据对于更加广阔的趋势具有标志作用: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对国际电影市场产生影响。表10比较了1990—2000年间和2001—2005年间英国票房最好的10部影片的相关数据。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近年来,英国观众对外语影片的胃口增大了,《卧虎藏龙》常常被认为是具有突破性的影片。正如一位观察家所指出的,在2001年1月《卧虎藏龙》公映发行之前的11年里,只有6部外语影片在英国市场上的票房收入超过190万美元,自李安的电影之后,已经又有10部带字幕的影片(即外语影片)的票房跨越了那个界限,仅仅去年就有6部之多。
正如表10所揭示的,排在前5名的外语影片中有3部都是“武侠”电影,(除了《卧虎藏龙》外)《英雄》和《十面埋伏》的表现都不错。要想完整深入地理解《卧虎藏龙》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指出该片在发行战略方面具有多么革命性的突破。在《卧虎藏龙》的发行之前,对于外语影片而言,公开面世的放映地点都很少,通常都只是个位数或者很小的两位数。考虑到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一场巨大的赌博,《卧虎藏龙》同时在88个放映地点公开面世,一举超过之前英国外语片公映点的纪录保持者《美丽人生》,《美丽人生》在1999年上映的时候,只有10个地点,当其发行面最广的时候,也已经达到76个放映点。市场推广与销售战略包括规模巨大的资金预算(77万美元)、大量的准备时间以及一系列多样化的预告片,在外语影片的历史上创造了空前的纪录。10项奥斯卡的提名、批评家对影片热情洋溢的赞美、影片导演和剧作者对伦敦的访问等都对影片的宣传发行起到巨大帮助作用。在美国,索尼影业公司聘请纽约的政论作家和时事评论员佩吉·赛格尔和利兹·格鲁曼为影片大造声势,他们以“草根阶层潜入市场推销运动”为题制造出大量关于影片的“流言”,推动影片“从艺术影院的昏暗地带走向轰动市场”。赛格尔之所以受聘,因为她有纽约电影和传媒界人士的两万名录数据库;格鲁曼之所以受聘则是因为她与嬉皮文化和嬉皮士人群之间密切的联系。在其他一些市场运作方面的努力中,她安排由说唱音乐组织Wu-TangClan在纽约的索尼公司总部主持了两场《卧虎藏龙》的放映。
在着手专门讨论美国市场时,表11将会提供重要信息。表11列出了1980年以来在美国市场上票房成绩最好的前20部外语影片的名单。除了《卧虎藏龙》之外,遥遥领先地居于名单前列的还有其他4部华语电影,这些影片都是在《卧虎藏龙》取得成功之后发行的。其中的3部影片分别是:排在第3位的《英雄》;排在第10位的《功夫》仍然在广泛发行;排在第16位的《十面埋伏》,这些影片都是在2004年或2005年发行的。这些数据显示出几点明确的结论:首先,在美国市场上,华语电影已经比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电影更受观众欢迎,而欧洲电影曾经是美国市场上最成功的艺术影院电影的传统来源。在表11里排在前20名的影片中,其中4部影片是西班牙语的(来自西班牙或墨西哥);其中3部是意大利语的、3部是法语的。
那些最成功的华语电影都是“武侠”艺术电影,在这些影片中,语言——和字幕相关的弊病——远远比不上银幕上的动作重要。
也许是最有意义的一点,即中国电影比其他外语电影具有更强的“渗透力”或“穿透力”,在美国电影院中的发行范围更加广泛。事实上,表11中所列的5部中国电影全都比任何其他外语电影的发行(放映)范围更加广泛。《功夫》在发行范围最广的时候,在2,503家电影院同步上映,同步上映《英雄》的电影院达到2,175家,《卧虎藏龙》2,027家,《铁猴子》(又名《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1,235家,《十面埋伏》1,189家。这一点之所以特别重要,因为它强烈地显示出:中国电影(一个附带条件是,这些影片必须是武侠片)是唯一一种已经打破艺术影院“隔离区保护区”的外语电影。关于《功夫》的市场销售情况,见杰米·凯伊:《功夫迷倒北美观众》,《国际银幕》,2005年4月22日,页24。安德鲁·C、C.黄:《引领喜剧艺术》,《洛杉矶时报》,2005年4月10日,E6。关于《功夫》作为中国影片被好莱坞化的例证,见克里斯蒂娜·克莱恩:《〈功夫〉是非美国影片吗?》,《洛杉矶时报》,2005年4月27日,M2。表11名单中的其他影片(当然更包括前20名之外的其他影片)中,只有《美丽人生》在超过1,000张银幕上放映过。《狼族盟约》也是一部关于狼人传说的动作影片,即使在发行范围最广泛的时候,也只有405家影院同时上映。
第四,由于中国电影的成功都是紧跟在《卧虎藏龙》现象之后出现的,对这种类型的中国电影的未来的预测应该是非常积极和确定的。事实上,中国的武侠电影,特别是那些由“大牌”导演,比如李安、张艺谋和周星驰等执导的武侠电影,正在形成对于开发“特许经营品牌”电影至关重要的信誉保证。将来,这些大牌导演创作的任何一部武侠电影都有可能获得很好的业绩,不论是在重要性不断增长的首映周末,还是在声名显赫的有限性发行时都一样。如果决定要对某部影片进行广泛公映的话,“首映周末”就是好莱坞市场销售与发行战略目标中的重头戏;那些知名度很高的有限放映对中国大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首映周末”的重要性,见达德·海耶斯和乔纳森·炳:《全面公映:好莱坞的票房如何成为一种民族性痴迷》,纽约:米拉麦克斯手册,2004年。要想获得关于融资、推销、发行等所有方面更加广泛的信息,见贾森·斯奎尔编:《电影业务手册》(第三版),纽约:斐里赛德出版社,2004年。
其他大牌的中国导演也会很快地效仿同一种模式。例如,吴宇森的《赤壁》,据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电影,现在正处于前期制作准备阶段,并且计划定于2005年12月开机拍摄;该片的制作预算已经达到了5,000万美元,并且据报道李连杰、周润发这样的超级巨星也已经和剧组签约;该片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08年,主要集中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三回情节。有关该片的更多信息,见http:www.monkeypeaches.combattleofredcliff.html和哈里根:《个人电影》(吴宇森口述),《国际银幕》,2004年10月29日,页12。另外参见《国际银幕》,2005年7月15日,页9。有关吴宇森美国影片票房分析的情况,见http:www.boxofficemojo.compeoplechart?view=Director&id=johwoo.htm。陈凯歌的《无极》,是另外一部拥有高额预算和包括代表中国大陆、香港、日本和韩国的亚洲国际巨星的豪华演员阵容的大制作。该片定于2005年12月公开发行,是关于诺言、背叛、爱情与国家的古老中国诗史,将证明自己在票房收入上的成功。见http:www.monkeypeaches.comwuji.html.和http:boxoffice.mojo.com。
意味深长的是,该片将在2005年12月底与张艺谋的新片《千里走单骑》出现决一雌雄的局面。另一点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是一部相对来说低成本的电影,讲述一个日本老人走遍中国西南以实现儿子最后遗愿的故事。非常有意思的是,人们将会看到,张艺谋请日本巨星主演的关于中日和解主题的“小电影”能否抗衡陈凯歌的东方功夫传奇。有关张艺谋电影的信息,可见http:www.monkeypeaches.comqianlizoudanji.html。张艺谋电影在中国国内的接受情况,还有一些相关的独立的文章,《英雄》和《十面埋伏》都受到各种不同的评价与批评,关于《十面埋伏》,可见《张艺谋被自己的匕首刺中》,《中国日报》,2004年8月28日(在线)。有关张艺谋的更广泛的信息,还可以参见《三联生活周刊》第30期,2004年7月26日,页20—52中的许多文章,该书的封面是一张张艺谋的大照片,标题为《张艺谋的艺术霸权》。但是张艺谋并没有放弃炒作“热点”影片,他的下两部电影,包含了另一个时期的特征,其中《秋日回忆》(暂名)将携手周润发和巩俐演绎一段史诗式悲壮爱情故事;另一部还没有确定片名的诗史性影片则将由成龙担纲主演。见http:www.monkeypeaches.com。
当中国电影在外语影片食物链的顶端一帆风顺的时候,在得出有关中国电影的美国市场前景的任何结论之前,也有必要考察一下另外的关于那些排在20名之后的中国电影的数据。表12从美国市场上票房成绩最好的270部外语影片大名单中抽取其中的32部中国电影进行考察。最引人注目的观察结果是,拥有很高声望或者技术、实际上能够保证一定观众观看自己的影片的电影制作者(导演)人数非常有限。在这类电影制作者的名单中,张艺谋是排在首位的;在抽取的32部影片中,其中10部都是他导演的。张艺谋票房最成功的作品,是他最近拍摄的东方武术电影。这些影片是在一个间歇期(至少从票房成功的角度讲是这样的)之后出现的。在这个间歇期间,即A.O.斯科特所说的张艺谋的第二个阶段,即“新现实主义阶段”,他的努力和他之前努力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张艺谋第二阶段的电影在票房收入方面赶不上他第一阶段的成就。A.O.斯科特:《热血与激情的幻想爆发》,《纽约时报》,2004年12月3日,B,页21。斯科特将张艺谋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90年代初期,“有关历史骚乱与被禁锢的爱情的令人激动的、视觉华丽的荒诞故事”类型影片;第二阶段,影片是关于“不屈不挠的农民”的故事,例如《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现在的第三阶段,张艺谋重新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位动作片导演、武侠电影导演。这期间,在美国作商业发行的影片中,他最不成功(或者成就最小)的影片《幸福时光》于2002年夏天公映,投入公映的影院仅仅只有14家,总共收入240,000美元;《一个都不能少》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从2000年至今,也只收入了592,000美元。
在《英雄》和《十面埋伏》获得成功之前,张艺谋最成功时期在1991到1995年之间。他这一时期的影片有5部都进入了大名单(分别排在79、85、95、104、108位),具有不同寻常的连续稳定的票房回报,从《秋菊打官司》(18.9万美元)到《大红灯笼高高挂》(260.3万美元)。有趣的是,张艺谋的“品牌”已经从强调20世纪中国社会中家庭之间紧张关系的民族诗史变成描述早期中华帝国的东方武术诗史。在张艺谋的这两种类型都已经获得成功的同时,他关于当代中国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影片,除《秋菊打官司》之外,在票房收入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如果再加上他根本没有在北美市场上发行的影片,比如《有话好好说》和《代号美洲豹》,各阶段之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