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6383100000025

第25章 华语电影的身份表述与文化建构(5)

即使是对全球票房收入的粗略的考察,也会呈现出几点有趣的发现。正如我们在表1中可以看到的,美国曾经是,而且将继续担当商业性影片(也包括家庭录像)最主要的消费者。来自商业性电影发行的全球票房总收入在2004年接近210亿美元,其中45.8%的收入(95.3亿美元)来自美国国内市场。排在美国之后的是日本(9.4%)、法国(6.9%)、英国(6.8%)和德国(5.3%)。同时,尽管在全球票房收入中,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仅仅只占0.9%的市场份额,但是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在2004年显示出巨大的增长幅度,相比2003年提高了50个百分点。实际上,“本地”生产达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的55%。尽管最好把关于中国国内市场的详细情况留给另外一篇文章关于2004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况,可以参见郑洞天、胡克、黄式宪、尹鸿、王晓枫和饶曙光在《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所作的详细分析,页4—36。,在此指出几点可以起到缓和作用的因素还是对讨论当前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的。这些因素显示:以上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像正面的数字所暗示的那样令人鼓舞。首先,三部最成功的影片——全部被当作是“本土”产品——在技术层面上是香港和大陆合作生产的。香港导演周星驰的《功夫》以2030万美元的票房占据第一位,随后是大陆导演张艺谋的《十面埋伏》(1850万美元)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1330万美元)。很明显,“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外资以及国内私人资本对电影投资的增加已经对电影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莉兹·沙克尔顿:《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激增50%》,《电影新闻》,2005年3月16日;对于2004年中国国内(包括香港)电影市场情况的详细说明,参见《国际银幕》,2005年3月18日,特别增刊,页1—27。第二,更加令中国电影专业人士苦恼的是,尽管2004年拍摄的影片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12部,上述三部大片几乎居然占据了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的60%,因为绝大部分影片甚至根本就没有获得商业发行的机会(参见表1)。蒂姆·达姆斯:《中国堪称世界第三大电影产业》,《电影新闻》,2005年4月25日。

除了拥有全球将近50%的电影市场作为自己的国内市场这种先天的优势之外,好莱坞还有许多其他的优势。表2中关于那些历年来创纪录的成功影片的票房统计表明,好莱坞曾经非常彻底地统治着票房市场。根据统计,票房收入最高的前32部影片中,除了其中的两部影片之外,其余的全部影片都是由美国电影协会(MPAA)控制的制片厂或影业公司发行的。博伟(迪斯尼)在32部影片中占有7部而居于首位,其次是福克斯6部,华纳4部,派拉蒙、环球、索尼和新线(华纳兄弟)各3部,三星(索尼)1部。进入这32部影片大名单的唯一两个非美国电影协会会员的公司或制片厂是梦工厂和新市场。其中梦工厂是好莱坞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动画电影制作和发行方面;美国电影协会曾经极力希望将它吸收到自己的旗下,但没有获得成功。梦工厂的入围影片是《怪物史莱克2》。另外一家非MPAA会员公司是新市场,该公司发行了梅尔·吉布森的影片《耶稣受难记》,因为梅尔·吉布森找不到一家主流大制片厂或公司愿意为他发行这部关于基督耶稣生命的最后几日以及被钉上十字架的充满争议与暴力的影片。另外,尽管美国国内电影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们还是必须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在上述前32部影片中,只有其中4部在海外市场的票房收入低于国内市场;那些最成功的影片,比如《泰坦尼克号》、《指环王》三部曲、《哈里·波特》三部曲、《侏罗纪公园》系列,超过60%的票房收入都是来自海外市场;最典型的是《哈里·波特与密室》,其海外票房超过70%。

但是,仅仅考察票房领先的前32部影片(本文的篇幅不允许列出更完整的名单),只是描绘了好莱坞统治力的局部画面。当我们考察票房领先的前277部影片时——这277部影片在世界范围内至少挣了2,005亿美元——好莱坞的统治力则显得更加惊人。在这277部影片中,绝大多数影片都(或者全部或者部分地)是由美国电影协会的会员公司或制片厂投资、销售和发行放映的。排在最前面的是环球和博伟迪斯尼,分别有42部影片在列。紧接着是华纳兄弟41部;派拉蒙31部,福克斯27部,索尼25部,紧随其后;最近被索尼合并的米高梅8部排在最后;实际上,米高梅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拥有詹姆斯·邦德品牌系列的所有权(见表7)。但是,即使参照这个数据——277部中的216部是美国影片——依然低估了好莱坞的垄断地位。例如,索尼的票房总量应该更高些,因为该公司在1989年被索尼收购之前的前身是哥伦比亚(5部)—三星公司(8部)。另外,新线公司(12部)现在归入华纳兄弟的名下;1993年以后,独立制片公司米拉麦克斯(专门负责拍摄和发行独立电影、艺术电影及外国语影片)和帝门(Dimension,专门制作和发行恐怖及惊悚类影片)已经成为迪斯尼帝国的一部分。2004到2005年,在迪斯尼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Eisner)和米拉麦克斯(Miramax)的联合创建者哈维·温斯顿(HarveyWeinstein)及其兄弟鲍伯(BobWeinstein)分道扬镳之后,迪斯尼将保留米拉麦克斯(Miramax)的名称,这两家下属公司共同的电影图书馆还留在迪斯尼,但是Dimension影业公司将归温斯顿兄弟(Weinsteins)所有。关于温斯顿兄弟最近的活动,可以参见亚当·密恩斯:《温斯顿兄弟构思华尔街的下一章节》,《国际银幕》,2005年3月4日,页4。Miramax,实际上是Miriam和Max的缩写,Miriam和Max分别是温斯顿兄弟父母的名字。获得成功的唯一一家真正的独立制片公司就是梦工厂,但是因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杰弗里·卡森博格和大卫·杰芬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所以它也很难与好莱坞主流电影划清界限。《好莱坞报道》,2005年7月28日(在线)。好莱坞一贯的做法就是,当一家独立公司被证明成功时,它往往就会被一家更大的公司收购或者获得大公司的资金资助。对于这些独立公司而言,大公司的资助通常是不可抗拒的诱惑。

一方面,全球历史票房数据揭示了许多问题;另一方面,抽取最近的数据来观察上述情况是否仍在继续也会很有帮助。表3考察2004年世界电影票房的总收入,再次印证了我们的观察与发现。正如我在下文将要指出的,对于美国电影协会的会员制片厂或影业公司来讲,世界电影票房市场的图景并不完全是愉快和乐观的。同样出于对论文篇幅的考虑,我们现在的分析只包括29部最成功的影片。在这29部影片中,美国电影协会会员公司的影片达23部;梦工厂出品的影片达到4部;仅仅只有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新市场影业公司(发行了《耶稣受难记》)和狮门影业公司(发行了《华氏911》)。这两家独立公司之所以能跻身“影业大腕”行列,完全是因为重要的主流公司(美国电影协会的会员公司)不愿意发行这类在宗教或政治内容上充满争议的影片,他们甚至禁止自己的新产品开发部门或产品专卖部门选择这类争议性影片。实际上,哈维·温斯顿和迈克尔·艾斯纳之间公开的争执——迈克尔·艾斯纳拒绝发行迈克尔·摩尔的影片《华氏911》——正是导致米拉麦克斯联合创始人哈维·温斯顿和鲍伯·温斯顿兄弟与迪斯尼帝国后来分道扬镳的原因之一。大卫·M.海尔芬格:《迪斯尼和米拉麦克斯老板和平分手》,《纽约时报》,2005年3月30日,C1;《好莱坞报道网》,2005年3月30日。

当我们将名单扩大为包括“凡是在2004年票房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影片”时,会有55部影片入围。日本影片《哈尔的移动城堡》没有被包括在名单内,因为它将要到2005年6月10日才在美国发行放映。但是,截止2004年12月31日,该片仅仅依靠在日本市场的放映就获得了大约12,500万美元的票房,而在日本仅仅是从2004年10月25日开始放映的。该片在韩国首映的时间是2004年12月24日。该片12,500万美元的总收入可以排在2004年票房榜的第43位。到2005年4月底,该片已经收入21,400万美元,在2005年的国际票房榜上排在第3位,仅仅落后于索尼影业的《全民情敌》(Hitch)和福克斯公司的《机器人历险记》(Robots)之后。参见《国际银幕》,2005年1月7日,页3;www.boxofficemojo.com。我们将再一次发现,除了梦工厂的4部影片之外,唯一两部与美国电影协会会员公司无关的影片仍然是前面所提到过的《耶稣受难记》和《华氏911》。但是,将选择的标准降低到“区区”1亿美元时,还是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变化。大量成功的影片都来自大公司的著名品牌部门,包括米拉麦克斯(5部)、新线影业(2部)、福克斯探照灯公司(1部)、索尼银幕宝石(1部)和索尼革命(1部)。这种变化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独立电影”兴起并有了发展;“独立电影”也成为近年来关于美国电影生产和发行模式变革的著作中频频出现的话题。有关这类著述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参考:皮特·毕斯金:《心术不正的电影:米拉麦克斯、圣丹斯和独立电影的兴起》,纽约:西蒙与舒斯特,2004年;伊曼纽尔·乐维:《不合群者的电影:美国独立电影的兴起》,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2001年;格里格·梅里特:《特立独行的电影:美国独立电影的历史》,纽约:桑德斯茅斯出版社,2000年。正如表4所揭示的,独立电影(或者独立经营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已经从1980和1990年代的只占全美票房总收入的大约10%上升到2004年的17%。另外,在2004年发行的420部影片中,独立经营电影院发行了263部,占到总数的62.6%。上溯到1984年,当年发行的162部影片中,只有33部独立电影,占20.4%。蒂姆·罗斯通:《米拉麦克斯之后的生活》,《首映》,2005年3月,页48—51,页122。2005年,像《杯酒人生》、《摩托日记》这样的影片在商业放映成功的基础上又获得奥斯卡奖项的褒奖,更加加剧了独立电影兴盛的趋势。每一个大的制片厂或影业公司,都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员到自己的专门产品的开发中,着力打造新品牌和特产商标;电影主管们给那些影片支付的资金竟然高达2500万美元,这些影片在几年前的资金还不到现在的一半。另外,这些电影将不再被托付给小的艺术剧院,而是要与那些昂贵的巨片一起通过多渠道发行。洛伦扎·穆诺兹:《艺术剧院的影片走向内部放映》,《洛杉矶时报》,2005年4月6日,C1,页5。关于在新好莱坞时期,界定“独立电影”和“制片厂体系”这两个术语所面临的困难,可以参见A.O.斯科特:《中等规模电影的入侵》,《纽约时报》,2005年1月21日,B1,页22。

莫扎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