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犀禾陈犀禾,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影视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一个重要发展是华语电影现象的崛起和在跨区(国)背景中的进一步壮大。然而,对于当代华语电影崛起和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华语电影的历史根源、文化脉络、工业结构,以及对华语电影现象自身内容、涵义、特征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展开。
在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以上海为生产中心,包括香港、重庆、武汉、延安等地区的制作活动,在人员、组织、题材、文化和美学上则多有交叉和影响。而在市场发行上,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电影则不但覆盖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而且还延伸到南洋和东南亚一带。但由于1949年以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化,中国电影的工业生产和市场发行以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各自为独立主体,处于分裂的状态,并在政治和美学上走向不同的方向。
但是,从文化和精神的层面上而言,1949年以后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一直存在着一种血浓于水的关系,不管这种关系是正面的(如大陆电影对香港进步电影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如大陆的革命题材电影和台湾的政治宣教电影中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它们都有一种共生的关系。并且,其中五六十年代大陆在文化上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港台电影都没有摆脱“大陆情结”的影响,并在影片的主题、类型和风格上,我们仍可以看到“上海电影”的余脉。当然,在管理体制、经济运作和市场发行上两岸三地电影在1949年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则是相对独立的。
随着七八十年代香港、台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港台电影开始摆脱“大陆情结”,寻求和确立“自我”的文化身份。同时大陆电影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亦开始对“文革”和“十七年”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这一时期在两岸三地前后出现的新电影运动即是明证。新电影运动也在新的历史语境和文化层面上进一步促进了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交流。90年代初,由于大陆电影经济体制的改革,原来主要存在于香港和台湾之间的电影产业的合作和联系也扩展到大陆,出现了合拍片的高潮(如1993年在大陆最卖座的十部影片的前九部均为大陆和港台的合拍片梁良:《论两岸三地电影》,台北:茂林出版社,1998年,页218。),这标志了两岸三地电影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大陆加入WTO,两岸三地的电影更进入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阶段。在此期间,香港电影产业把大陆市场视为其重点开发领域,提出了“北上”的口号。2004年底大陆电影票房的头条新闻就是:香港影星周星驰的《功夫》圣诞节前平安夜一天的票房已达2000万,打破了张艺谋的《英雄》在大陆创下的单日票房历史纪录。在大陆方面,电影从业人员近年来也借鉴香港电影的成功经验,用商业包装的模式(类型片、大明星、大制作)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国际融资、媒体宣传和院线发行)在国内站稳脚跟,并走向国际商业电影市场,如张艺谋的功夫片、冯小刚的喜剧片。台湾则通过辅导金挽救疲软的电影业,并通过资金运作和宣传运作为大陆第五代和第六代的艺术电影频送秋波,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的制片人均为台湾方面,陆川的《可可西里》又获台湾金马奖提名。这些互动和渗透对三地电影尤其是大陆电影的产业和文化格局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目前,大陆针对香港和台湾的一系列经济和文化的统合政策更把合作作为一种基本国策。关于大陆与香港合作方面,2003年6月29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文件签署,大陆与香港合拍片的前景似乎一下明朗起来。按照这一文件在电影方面的规定:纯港片在内地发行将不再受配额限制;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可视为国产片在内地发行;合拍片允许港方人员增加所占的比例,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故事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内地,但情节或主要人物必须与内地有关……如此种种,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004年,中国故事片的产量破历史纪录,共有212部影片,在这数字中,有13强的影片是在CEPA协议后香港片以合拍的名义获得国产身份。2005年更达到创纪录的268部。
总之,在今日作为一个研究者,必须在三者关系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每一个地区电影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考虑到三者的关系来制定政策;作为一个创作者,必须考虑到三者的关系来给自己的作品定位。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最具国际性的媒体,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不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而且一直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争夺世界华语电影市场的份额和华语电影文化的主导权。这在今日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香港作为两岸三地中一个国际化最强的区域,其电影创作和产业在世界华语电影市场和进军欧美国际电影市场方面一直占有明显的优势(香港曾是世界上仅次于好莱坞的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如今,凭借香港和大陆的特殊关系,香港电影更把这一优势扩展到大陆电影市场。因此,理解和重估三者之间的市场格局、文化权力和话语政治的关系,是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性质和把握未来走向的一个关键。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华语电影研究是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延伸,然而两者又有微妙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使用华语电影而不使用中国电影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髦,而常常是因为有意和无意中感觉华语电影的概念似乎更切合地界定了研究的对象、视野和方法。事实上,华语电影的批评性内涵是一个有待我们作进一步阐发的领域,这不仅是因为华语电影研究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领域,而且也因为华语电影的实践也是一个处在发展中的事业。
华语电影和中国电影在英文中常常都译作“ChineseCinema”(华语电影有时候也译作“ChineseLanguageCinema”,但这里的ChineseLanguage更偏重于技术性,指使用了中文对白)。事实上,许多西方学者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发现”了中国电影,而此时正是中国电影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当西方学者仍然使用ChineseCinema来指称这一研究领域时(西方学者常用的另一些概念,如“中国新电影”或“第五代”等都只是指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整体仍然是用ChineseCinema来指称),在中国的电影学术界则对这一研究领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
在汉语中,华语电影的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变得越来越流行。在许多情况下,它和原来中国电影的概念相重合。因为华语电影不言而喻地包括了原来所指的中国电影(如大陆电影、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不同于原来的中国电影,因为华语电影也包括了在好莱坞(如《卧虎藏龙》)和新加坡制作的一些中文电影。“此时语言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不禁让人对有关地理、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及国籍的同构性的简单假设产生了怀疑。”鲁晓鹏:《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探索》,《文化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然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是:华语电影概念在此时出现是否有一种必然性?它除了把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外的中文电影也包括进来以外,是否也给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视野、方法和观念?
事实上,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呼应了一个宏观的历史和时代变迁。因为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段。为了理解新环境下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性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仅仅把它们作个别的研究已经是不够的了。它要求有一种对于“中国电影”的新概念、新思路,和一种研究“中国电影”的新方法:即把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联系起来,作一种新的、整合性的思考。这无论对于理解特定背景下的三地电影的发展和性质,还是世界背景下的整体华语电影的状态和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能在一个更广阔和前瞻性的视野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目前的性质、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并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主流华语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
同时,由于这一研究视野呼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这一进程的特定历史背景,它也起到了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和相互关系的作用。这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两岸三地之间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把握政治统一和体制多元化的真实前景和含意,并展望其发展。
随着华语电影实践的发展,华语电影的观念和相关研究自然在传统中国电影研究的基础上浮出水面。那么,华语电影研究比起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在视野、方法和重点上提出了哪些新东西呢?首先,相比中国电影的概念,华语电影的概念显然淡化了从国族、疆界和政治的同一性来界定电影的思路,而强调这些电影中语言和文化的同一性。根据《跨国的华语电影》一书的编者鲁晓鹏的考证:“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台湾和香港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引入的。由于当时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解冻,大陆的电影学者首次应邀到台湾进行访问。因此‘华语电影’就被台湾学术界引来作为出产于华语社会的电影的代称,以示有别于之前为区别大陆片、港片、国片而采用的几个概念。换言之,用一个以语言为标准的定义来统一、取代旧的地理划分与政治歧视。”鲁晓鹏:《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探索》,《文化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其次相应地,华语电影的概念打破了对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以地域(大陆、台湾、香港)研究为主的思路,而发展了一种贯通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语电影的视野,和在此基础上的华语电影内部的关系研究、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等新领域。第三,它在方法上还受到此时正当红的文化研究和产业研究的强烈影响,在传统电影研究的作者、类型、风格、流派等概念上,又引进了国族、地域、阶层、性别、身份认同等概念;在研究电影的艺术和文化维度上,又加上了研究其产业和经济的维度。
本论文集是在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和国际亚洲电影学会(ACSS)2005年联合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的基础上汇编而成,反映了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汇编成册,希望能和关心中国电影和华语电影发展的读者和同行分享。
本论文集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的支持,特此衷心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