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中)
6377600000053

第53章 人生善读书,享世间清福

“原文”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译文”

人的一生如果有书可读,又有闲暇的时间读书,又有资财读书,读了许多书又能使自己不被书中的文字所局限,保持了未读书人的单纯,就可说是善于读书的人了。所谓享受世上的清福,也没有比这种福气更大的了。

“赏析”

古人说:“古今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又说“为善最乐,读书最佳”,可见读书是人生乐趣的最高境界。读书自有无穷乐,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如此乐趣。有的人奔忙于杂务之中,心中想读书却挤不出闲暇时间,美其名曰没有时间读书;有的想读书,却为生计操劳,无足够的金钱买书来读,更是望书兴叹;有的人即使有时间、有金钱来读书,可是被书中的文字所束缚,进入书中不能跳出,纵是读书也是书痴,将未读书时的几点情趣消磨殆尽,此种读书不如不读书。所以能有时间、有金钱读书,又不尽信书,博览群书却仍怀平常心,才是真正的读书乐趣,称其为世间之最大的清福确实不为过也。

“故事”

勰笃学不娶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南朝梁代东莞,即今山东莒镇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从小父母双亡,只有靠邻舍的救济过活。后来,刘勰长大了,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16岁的时候,他就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乡里。

刘勰有个邻居,对刘勰很关怀,邻居有一个女儿,比刘勰只小1岁,和刘勰从小青梅竹马,两人感情也颇深。刘勰成年以后,邻居曾多次暗示愿意把女儿嫁给刘勰,可他想,如果结了婚,他哪还有功夫来看书呢?

谢绝了这一家,又来了那一家。随着年龄的增大,村里给刘勰说媒的人也越来越多,刘勰为了表示自己笃学不娶的决心,收拾好了行李,搬到了附近的一个庙里,一方面帮和尚干些事,另一方面利用庙里的清静环境拼命读书。

这样坚持了十几年,刘勰完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中,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巨著《文心雕龙》。在历史上,这本书被称为艺苑之秘宝,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