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中)
6377600000051

第51章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原文”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译文”

人经常想到生病的痛苦,就会使凡俗的追求名利之心减少;人经常想到有死亡的那一天,那么追求生命永恒的念头便自然而生。

“赏析”

当人身强力壮时,会为了名利而孜孜以求,不知止息,可是生病后就会感到生命原来是如此地脆弱不堪,既然如此,那么何必去斤斤计较凡俗的得失而徒生无尽的苦恼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过多的欲求又有何益?

人追求生命永恒的理念总是难以有所得,可是当想到死是人生的必然结果时,许多事情就会大彻大悟。古来许多有智慧的人,能看破生命这一层虚伪的表象,转而追求另一种更真实、不生不灭而永恒的生命。

“故事”

周公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都城,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

后来,成王的病果然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

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国家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