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中)
6377600000026

第26章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

“原文”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求之今人,谁堪语此?

“译文”

在还未遭受贫穷或显达的境遇时,自我生命的方向已经确定;在还未受到年老和疾病的折磨时,对生与死的认识预先看破。面对今天社会上的芸芸众生,可以和谁谈论这些问题呢?

“赏析”

生命的存在不易,但是生命的结局却并不神秘,无论生命的道路如何走过,最终都要走向死亡,可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把握自我生命方向的人并不多。

一般人总是要经过生命的波折,才能看透生命的真相,总是要在历尽坎坷之后,才知道应该怎么活下去。也许等到某人年届不惑时,虽有所悟,却已过了青春年少的最好时机。所以能够做一个先知先觉的人,从进入人生之路起,即树立自己人生的方向,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处处留下光彩与成功,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才能在生死关口,毫不犹豫地说:我的生命没有虚度,我为自己生命的光彩而感到骄傲。

“故事”

老当益壮

西汉末年,扶风郡中有一个壮士名叫马援,他不仅知书识礼,而且精通武艺,所以他哥哥称他“大器晚成”。哥哥死的时候,马援持服行丧,侍奉寡嫂,恭敬尽礼非常周到。后来他做扶风郡督县官,奉命押送一批囚犯,一路上他看到囚犯们痛苦不堪的表情,不觉动了恻隐之心,把那批囚犯都放了,自己则逃亡到北方去。

马援在北方放牧,因为很有本事,养了几千头牲畜,马援常说:“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他把赚来的钱全都分给亲友,自己只穿破羊皮裤。

王莽末年,马援在隗嚣手下做大将。那时候天水隗嚣、四川公孙述和刘秀三足鼎立。公孙述在成都称帝,隗嚣派他到公孙述那里去打听情况。马援认为自己和公孙述是同乡,两人一定会相见如故。没料到公孙述摆出全副架势,由礼官赞礼,才引见他。马援看见公孙述如此装模作样,没说几句话就走了。

后来马援又被派到洛阳见刘秀,刘秀立即热情地接见了他。还虚心地请教马援,他有哪些不如人的地方,并且亲自陪同马援到各处巡视,征求他对国事的意见。马援见光武帝能礼贤下士坦诚相待便留了下来。

马援在东汉做大将,被派去屯田,立下了很多的功劳。恰遇到南方交趾有女王聚兵造反,攻打边疆州郡,马援请命带兵出征,光武帝于是封他为伏波将军。马援带了水路各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在沿海进攻交趾。交趾军打不过他们,一败涂地。汉军乘胜直击交趾巢穴,女王退到一个山洞里,被汉军捉住杀了,马援平定了交趾。

为了纪念战功,后人还建立了一个大铜柱。马援得胜班师回朝,朝中文武百官都赶到30里外的地方去迎接他。马援谢道:“男儿就是要拼死疆场,用马革包裹尸体回来。”

后来洞庭湖一带又发生了五溪蛮人作乱的情况,光武帝派兵征伐。因山泽瘴气薰人,汉军全军覆没。马援知道了,就向光武帝上禀,表示愿意自请带兵出征。光武帝看看他,想了一会儿说道:“你年纪太老了吧!”

马援道:“我虽然60多岁了,却还能披甲上马,不能算老。”

马援穿好甲胄一跃登鞍,非常自豪,觉得自己还可以为国效劳,光武帝称赞他道:“这个老人家,真是老当益壮啊!”

就这样,光武帝又派这位老将军率领汉军为国立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