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上)
6377500000039

第39章 生死老病,认能透过

“原文”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译文”

人如果不能大彻大悟,面对生、老、病、死这四个生命的关卡,又有谁能看得透?尤其是美人和知名将领,那种美人红颜消逝、名将年老力衰的悲惨景况,使人感到十分无奈和惋惜。

“赏析”

人生在世,不论生命之路怎样走,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结局,即由衰老到死亡,至于病痛之苦,也是自然的法则,多难以避免。悟透了生命之道的人,明了生命的本来面目,就会克服生的痛苦、死的遗憾。

美好的东西消失,总会让人有无尽的感叹,然而事物的发展从兴盛到衰落既然无法避免,感叹又有什么用处呢?“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倾国倾城的美人也会人老珠黄,百战百胜的名将也会是荒冢一堆,当年的得意更衬托了晚景的凄凉,也许还不如平凡的人,生无所得,死无所憾。

“故事”

九牛一毛

汉武帝时,匈奴时常侵犯汉朝的边疆,为了打击匈奴的气焰,汉武帝特派大将卫青征讨匈奴,任李陵为骑都尉,率5000军马为侧翼,对匈奴进行包抄。

在主力部队尚未到达的情况下,李陵的部队首先与匈奴的10万步军相遇。李陵率先冲入敌阵,英勇杀敌。远者箭射,近者枪挑,杀敌数百人,匈奴兵稍稍后退。但很快又集结起来,向汉军反扑。

战斗异常残酷,汉军的弓拉断了,箭射光了,刀剑变形,锋刃倒卷。他们除少数被俘外,全部战死。最后,匈奴死亡30000万余人,李陵则力尽被擒。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京城长安。有人竟向汉武帝谎报军情,说李陵已归降匈奴。汉武帝闻讯勃然大怒,竟下令将李陵全家满门抄斩。司马迁听说汉武帝如此处置,觉得既不公平,又不稳妥,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即面见汉武帝为李陵辩解。

但汉武帝不仅听不进司马迁的忠言,而且还怪罪他为叛将表功。一怒之下,将司马迁投入大牢,判为宫刑。这种惨无人道、侮辱人格的酷刑,在汉代仅次于斩首。

司马迁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痛苦万分。他几次想到自杀,认为受到这种刑罚活在世上,真不如死去好。但他又考虑到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只好忍辱偷生。

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这样写道:“我含冤受害,即使自杀也不能洗尽这样奇耻大辱,假如现在死去,只不过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毫毛而已,那将同蝼蛄、蚂蚁一样,毫无区别。今日之所以忍辱偷生,被关在污浊的牢房里没有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到事业未遂,一旦死去,文章不能流传……”

到了公元前96年6月,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才走出监牢。出狱之后,他被任命为中书令,专门负责将皇帝的命令下到尚书,把尚书口奏事宜呈给皇帝。

司马迁一刻也没有停止《史记》的写作。最后,他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