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上)
6377500000036

第36章 透得名利关,透得生死关

“原文”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译文”

看得透名利这一关,只是小休息;看得透生死这一关,才是大休息。

“赏析”

世间芸芸众生,都在名利场中追逐,生命都在名利的争斗中消耗殆尽,能不为名利所困的又能有几人。

名利是祸,万事都由名利而起;名利是灾,万恶也从名利始。能够看透名利的本质,虽算得上是觉悟者,但是只能算作小的休息歇止。

生与死也是人生的一大关,没有人不对生怀有向往,对死怀有恐惧,但是仔细想想,未生之前何来死的恐惧,死后与生前又有何区别,所以佛家认为万事皆空,生死轮回是天命所归,因此真正的大的休息歇止,是能参透生与死的界限,生死不惧,才是大的休息歇止。

“故事”

子罕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宋国有个小官叫子罕,他一向坚守道义,廉洁奉公,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有一天,一个衣着朴素的人登门拜访,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块半青半白的璞玉,放在子罕面前说:“大人为官清正,百姓受惠多多。小人在山上采石,发现这块璞玉,特意献给大人,以表敬意。”

子罕婉言谢道:“我不需要它,你得之不易还是带回去吧!”说完把璞玉推到那人面前。

那人以为子罕不懂得璞玉的价值,又说道:“大人,我让玉石工看过,说它是价值千金的宝贝,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严肃地说:“我一向把不贪当做宝物,你把玉石当做宝物,如果把它给了我,岂不是你我都丢掉了自己的宝物吗?”

献玉人见子罕有如此高尚的品德,他深深地施了一个礼,说出了自己献玉的原因:“小人是个普通百姓,偶然得到了这样的宝玉,如藏在家中,反会遭强盗杀害,因此把它献给大人,望大人收下!”

子罕明白了那人的苦衷,就让玉石工把玉拿去打磨,然后把这块玉卖了一大笔钱。

子罕把钱全部给了献玉人,并且告诉他乡里的里正会保证他的安全。

献玉人看到子罕替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头致谢,拿着金子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