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上)
6377500000034

第34章 常思考,多检点

“原文”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译文”

闲来无事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一些杂乱的念头,忙碌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是否有浮躁粗俗的意气,得意的时候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骄慢,失意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怨恨不满的想法。时时这样自我检查到位,使不良的习气由多而少,由有到无,这才是学问修养的关键。

“赏析”

行为处事都要常常警醒自己是否考虑周全,要防止只顾一面而失去了另一面。居安要思危,胜利要防骄,失意要防怨。人在无事时,容易产生很多浮杂的念头,而在忙碌时又容易浮躁欠思考,这种时候如果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骄不躁,不浮不虚,办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就会将事情处理得更妥当,与人相处得更好一些。在得意时,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目中无人,这样往往容易遭人嫉妒,受到打击。俗语说“高处不胜寒”,正是此理。所以只有在得意时注意收敛,保持谦虚的本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失意时,人往往容易怨天尤人,甚至猜疑烦躁,这样往往会失去他人的同情,也使自己失去前进的信心,所以要注意多从自己这方面总结教训,使失败成为成功之母。经常这样自我反省,那么就会减少自己的弱点,逐步走向完美了。

“故事”

戴逵幕后听评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即今安徽宿县人,东晋学者、雕塑家和画家。戴逵曾为会稽山阴灵宝寺作木雕无量寿佛及胁侍菩萨。

这尊6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是戴逵精心制作的成功作品,但他还不满足,为了吸取众人智慧,使作品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佳境,他邀请了许多人欣赏木像,并随意品头品足。

可是事与愿违,欣赏木像的人们当着戴逵的面尽说些悦耳的话,提意见轻描淡写。这怎么能行呢?戴逵灵机一动便藏在木像后面的帏幔里偷听。凡是欣赏木像的人对木像提出的缺点,戴逵都一一记下来,等人们散去,就进行修改。如此三年,直到欣赏木像的人提不出意见了,他才将木像送到灵宝寺。

由于这尊木像集众人智慧反复修改完成,因此,其雕刻水平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