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上)
6377500000033

第33章 童子智少,少而愈完

“原文”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译文”

孩子们接受的知识很少,但他们知识越少天性却越完整;成年人接受的知识丰富,但是他们知识越多,思维却越分散杂乱。

“赏析”

少与多,这是事物的辩证法。孩童知识少,感情单纯,充满天真的情趣,智慧不受陈见的束缚,所以更能体现生命的向上与美好,有些孩童常常提出一些能令成人受到启发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而成人的知识丰富,智慧也很多,所受的束缚也愈多,所以知识愈多,天性愈易迷乱。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一旦累积得多了,便成为一种负担,人的自然天性便受到破坏,使得内心和外在不能统一。所以成人也不妨向儿童学习,感受一下其单纯向上的天性。

“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非常喜爱他。在七个兄弟姐妹中,孔融排行第六。

一次,母亲把洗好的金灿灿的梨,盛在盘子里放在桌上。

孩子们看着这诱人的梨,个个馋得直咽口水。

听到母亲说可以拿着吃了,孩子们便一哄而上,争抢着拿又大又好的梨。

有的梨在孩子们的争抢中掉到地上。只有孔融站在一旁没去抢。

看着孩子们乱哄哄争抢梨的场面,父亲大声呵斥道:“你们如此争抢,这成何体统!”

哥哥姐姐们听到父亲的呵斥声,都一动不动了。

接着,父亲让孩子们都把手中的梨放回盘子。

孩子们不情愿地把梨一一放回盘中。这时父亲让站在一旁的孔融来分梨。

孔融在盘子里拣了两个最大的梨,先给了父母。

随后又把大梨好梨依次分给了哥哥、姐姐们,而把一个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

坐在一旁的父亲问孔融:“融儿,你为什么留最小的给自己?”

孔融笑着对父亲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吃小的喽!”

听到孔融这么说,哥哥姐姐们拿着分到的梨,惭愧地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