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上)
6377500000027

第27章 不必无恶邻,不必无损友

“原文”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译文”

居家不一定非要没有坏邻居的地方不可,聚会也不一定要避开不好的朋友,能够自我把握的人也能够从恶邻和坏朋友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赏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在住房时总是希望选择好的邻居,在与人交住时总是希望选择好的朋友,但是真正能够自我把握的人是不惧怕恶邻和损友的。即使生活在污浊的环境中,一样可以保持自己清白的本性,有外界不好的环境作比较,人才会做事更加小心谨慎,如果有一个坏邻居和品德不好的朋友,正可以考验自己的修为和定力,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对方。再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好和坏也不是绝对的,恶邻和损友毕竟不是敌人,他们身上也许会有一些闪光之处可以供你从中借鉴呢。

“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母亲对他教育严格。

小孟子的家最初住在郊外,经常有人在他家屋后的山坡上出殡。孟子觉得好玩,每次都跑去看热闹。

回到家后,小孟子就和小伙伴,学着别人出殡的样子玩起来。母亲看了很担心,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她决心换环境。

母亲就把家搬到了集市边。这次孟子家的邻居是个屠夫。

屠夫经常在院子里杀猪。刚开始猪的尖叫让小孟子很害怕。可没多久,小孟子又开始整天学着屠夫杀猪的样子玩耍,嘴里还高声模仿商贩的叫卖:“快来买呀!新鲜的猪肉……”

母亲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这次把家搬到了一个小学堂附近。听到学堂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小孟子每天都跑到学堂的窗下去听讲。于是,母亲和小孟子就在此长期定居下来。慢慢地,小孟子变得十分爱读书,还懂得了许多礼节。

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