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6374200000011

第11章 中世纪的绝唱和近代文学的门槛——《神曲》第二

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年),恩格斯称他作“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在作品《神曲》中描写的正是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生活。这个时期,正是中古欧洲和近现代欧洲的交点。

中古欧洲的城市文学反映了各个行业一般市民的要求,市民看重个人生活,积极关心现实,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兴趣,使城市文学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在作品中市民常常以机智战胜封建领主,对自己的胜利抱乐观态度,表现得很有信心。领主和教士表现常常残暴愚蠢,是讽刺挖苦的对象。所以城市文学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取悦市民的城市文学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前驱。

但是市民作为资产阶级的前身,还不够强大。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他们的阶级意识还不鲜明,还远远不能对抗封建统治阶级。

只有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比较发达,政治斗争比较激烈,市民这一阶层才得以初步带有自觉性的资产阶级意识,培育出了一批开启文艺复兴的作家、思想家、艺术家,正在这批近现代思想的先驱中,萌发出伟大的人文主义的幼芽。

这些作家肯定个人地位,重视现世生活,把人生意义的实现放在今生。他们继承了城市文学的现实主义因素,并有了进一步发展,比起城市文学来,他们不仅反映更为广阔的现实面,而且眼光透彻,更能反映时代的核心问题。他们不仅斗智、嘲笑、讽刺,而是把鹅毛笔当作长枪,攻击封建主和教会的要害。

他们大量使用民族语言写作,超出了拉丁文言文的束缚,因此他们也是欧洲现代语言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的奠基者。

他们提高了俗语的地位,使之更加丰富。另外,这批过渡时期的作家或多或少地具有近代的民族意识。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摆脱封建意识和神学思想的束缚,艺术上也常常未能完全超出中古文学表现方法的范围。他们既感受到新时代的曙光,他们自己就是领路人,同时深受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深深的留恋过去的时光。表现在作品当中,有的带着浓重的中古文学的特点,如维庸;有的接近近现代,如彼特拉克、乔叟,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开创欧洲乃至全球的近现代。

最有代表性的先驱作家则是但丁。但丁在作品《神曲》中积极关心现实,诗中诗人游历天堂、地狱、炼狱,其所见所闻涉及了当时佛罗伦萨乃至意大利复杂的党派斗争,抨击了教皇和僧侣们的罪恶,也涉及贪官污史,大部是意大利的现实生活。

《神曲》也表明了但丁是个民族主义者。他渴望意大利统一,人民安家乐业,反对分裂和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