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因为长期远离国家政治中心,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自古就是“蛮荒之地”。居住在福建的人民也是“化外之民”,被鄙称为“蛮夷”。自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朝廷开始开科取士至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整整100年间,福建没有一个读书人能“榜上有名”。直到一个叫薛令之的人的出现,才扭转了这个尴尬的局面。
薛令之,字珍君,号明月,唐高宗永淳二年(683年)生于福建长溪县(今宁德市福安),去世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薛令之是南朝光禄大夫薛贺的第六代孙。传说,身怀六甲的薛母于一个月圆之夜路过家门口的古井,发现井边冒着佛光,便探头过去。只见井水喷涌而上,薛母俯身捧起井水,连喝三口。当晚便诞下一个男婴,也就是后来的薛令之。因此,日后薛令之便自号“明月”,这口井也被称为“明月井”,保存至今。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薛令之进士及第,成了八闽大地科举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人,被誉为“开闽第一进士”。至此,中国古代文坛才真正有了福建人的身影。
登进士第后,薛令之被任命为左补阙(quē),后又被唐玄宗选入东宫担任太子侍讲。因才华出众,薛令之引起了奸臣李林甫的嫉妒,被排挤。薛令之称病辞官回乡,在家乡过着穷研经书、报瓮(wèng)灌园、授徒讲学的清贫生活。因为深感官场险恶,薛令之要求自己的儿子薛国进也辞官返乡。父子两人生活非常清苦,唐玄宗听说之后,曾下旨令当地县衙拨赋谷资助他。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肃宗念及当年的师生情谊,想重新召薛令之入朝,但是薛令之已经去世。薛令之死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唐肃宗感叹之余,敕命他的家乡为“廉村”,村旁的小溪为“廉溪”,村后的小山为“廉山”。
为了表彰薛令之的廉正贤明,更为了警示后人,明朝时期,乡人把薛令之列为“福安三贤”(薛令之、谢翱、郑虎臣)之首,并建祠纪念。现在,宁德市内还有一条以薛令之的名字命名的路呢!
薛令之的传世作品不多,今人只能读到《自悼》、《灵岩诗》、《唐明皇命吟屈轶名草》、《太姥山》等为数不多的几首诗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收录于《全唐诗》的《自悼》诗。《自悼》全诗为:“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薛令之以诗讽刺李林甫刻意怠慢东宫官员,以致东宫官员处境艰辛,生活窘迫。后来诗中的“苜蓿长阑干”便成为典故,比喻读书人家庭贫困。明朝人程登吉编著的幼儿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的“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一句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薛令之的及第,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历史事件,从此八闽大地再也不是人们口中的“蛮荒之地”了。薛令之的及第,向世人庄严宣告:福建人也能做文章!中原人士从此对福建士子刮目相看。薛令之的及第,奏响了福建士子进军文坛的雄壮号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宋元明清四代,福建号称全国科举重地,进士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