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与六一北路交叉口处,矗立着一座汉白玉塑像。塑像人物身跨一匹高头大马,一手迎风挥起,一手紧握宝剑,器宇轩昂,威风凛凛,他就是被后世称为“八闽人祖”、“开闽圣王”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字信通,又字祥卿,因行军作战时好骑白马,又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三,故号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
唐朝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各地农民起义运动风气云涌。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兄弟三人投奔王绪起义军,并追随起义军入闽。因王绪生性多疑,经常滥杀无辜,军中人人自危,后军中发生兵变,王绪被杀,后众将士力推王审知为帅,王审知将帅位恭让与长兄王潮。次年,王潮攻占泉州,王氏兄弟三人以泉州做为大本营,开始计划统一福建。当时在福州人福建观察使的陈岩迫于形势,不得不承认王氏兄弟并上疏朝廷委任王潮为泉州刺史。
景福元年(892年),王审知奉王潮之命攻下福州,王潮任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观察副使。王氏兄弟攻占福州后,汀州钟全慕、建州徐归范以及山区、沿海等处的散兵游勇均闻风相继归顺,全闽统一。坤宁四年(897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位,后又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琅琊郡王。
唐王朝灭亡后,王审知向后梁进表纳贡。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授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又被封为闽王。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王审知病逝,初谥忠懿王,庙号太祖,后改谥昭武孝皇帝,归葬福州北郊莲花峰。
王审知在位时间先后29年,加上王潮,王氏兄弟总共治闽33年。33年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福建却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可以称得上“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赶上了中原地区。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王氏兄弟,尤其是王审知的治国政策。
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他向朱温称臣纳贡,并与南汉、吴越等周边地方割据势力联姻修好,为福建的发展赢得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王审知整顿吏治,任人唯贤,例如重用执法严明的贾郁,有效遏制了腐败势力的滋长一时归者甚众,除此之外,王审知还大量重用福建本土的重要人物,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王审知重视教育,在各地兴办学堂,大量培养人才;王审知“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带头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王审知重视水利、外贸,他亲自主持疏浚西湖、开辟福州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为了加强福州防备力量,王审知两度扩大福州城池,首先唐天复元年(901年),在小城外修筑城墙,称为“罗城”,后又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筑南北夹城,谓之“南北月城”,面积比旧城扩大七倍多;王审知大兴佛教,优待僧人,其在位期间,共兴建和修佛了佛寺200多座,佛塔6座,可以说当时的福建在全国都是有名的佛教圣地。
收拢人心,以闽人治闽;轻徭薄赋,重视民生;发展宗教,安抚民众。这就是王审知的三管齐下治闽国。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在夹缝中飞速发展,王审知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