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和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角度,形成了多种多样关于公共关系的描述。目前,尽管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共关系定义,但是,人们对于公共关系这个领域的工作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这里列举了国内外流行的一些公共关系的定义,透过不同定义所强调的侧面,可以看到公共关系的多维实质。
1.各国公共关系协会、学会下的定义。
美国公共关系学会下的定义:首先,公共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获取大众的信任与好感,借以迎合大众的兴趣而调整其政策与服务方针的一种经常不断的工作。其次,公共关系是将此种已调整的政策与服务方针加以说明,以获得大众了解与欢迎的一种工作。
英国公关协会下的定义:公共关系是实施一种积极的、有计划的以及持久的努力,以建立及维护一个机构与其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国际公关协会下的定义:公共关系是分析趋势,预测结果,为组织领导提供决策咨询,执行既有利于组织又有利于公众的行动计划的艺术和科学。
2.一些著名学者所下的定义。
斯科特·卡特李普和阿伦·森特在其合著的《实用公共关系学》中下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通过优良的品格和负责的行为来影响公众舆论的有计划的努力,它建立在双方满意的双向交流的基础上。”
莱克斯·哈罗博士在分析了若干个公共关系定义后提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在一个组织及其公众之间建立并保持双向的传播、谅解、接受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矛盾;它帮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舆论并作出反应;它明确和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帮助管理部门随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变化的形势,帮助预测发展趋势,以作早期警报系统;它运用研究方法和健全的、正当的传播技术为主要工具。”
3.中国学者下的定义。
毛经权主编的《公共关系学》中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从而有利于促进组织本身目标的实现。”
方宏进在其著作《公共关系原理》中认为,没有必要在众多的公共关系定义之外再重编一个定义,但提出了定义式的对公共关系的四个方面的理解:“目的: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作用:发挥管理的职能;工作方式:有计划的主动行动;具体工作:对话与交流的双向沟通。”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科学还在不断地发展着,对公共关系的定义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但是,虽然众说纷纭,他们所表述的基本思想还是比较一致的,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公共关系对一个组织来说是指组织与有关各方面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个人也有公共关系,这从广义上来说未尝不可,但这容易与人际关系相混淆。我们认为还是将它限于组织的活动较为妥当。至于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个体户,他们有没有公共关系活动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个体户也是一个经济实体,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组织来看待,这与一般的个人是有区别的。
第二,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一个组织的活动是由许多具体的个人活动所构成,但这些具体的人是代表组织和为了组织进行活动,不是为了自己进行活动。他们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公共关系的目的是要使本组织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本组织取得公众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合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或增进经济效益。因此,公共关系活动应该是互利的,绝不能去损害公众的利益。
(二)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公共关系工作是注重联络感情和广结人缘的工作。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人际关系简化为金钱关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主张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体现出人际关系的相互关怀与合作。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在现象上有些雷同的地方,但两者是根本不同的。
第一,目的不同。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利益,而庸俗关系的目的是追求个人的私利。
第二,后果不同。公共关系在为本组织谋利益时,并不损害公众的利益,而是谋求组织与公众利益的一致。不顾国家关系、别的组织或别人的利益,一切为谋求私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关系称为庸俗关系。
第三,是否超出公众的承受能力。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公共关系活动,超过了公众所能接受的“度”,就演化成为庸俗关系活动。
(三)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我国开展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历史还很短,人们对它往往存在某种误解,有些人把它与交际应酬活动等同起来,把公共关系机构等同于接待处,以为公共关系活动就是由一批公关先生、小姐组织一些舞会、酒会、招待会,进行一些迎来送往的工作,更有人把公共关系说成是漂亮的脸蛋加上微笑。公共关系活动需要热情地接待宾客,进行必要的交际应酬活动,但这只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一个方面。公共关系活动,更主要的方面是开展信息交流、提供决策咨询、为组织建立信誉、协调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增进组织的经济效益。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有关公众之间的关系,即是一种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个人与个人的私人关系。公共关系的双方,一方是社会组织,另一方是与它有关的公众。
1.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关系、组织的活动、组织的职能。而组织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的集合。它大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国际机构,小到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都可以从事公共关系活动,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即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2.有关公众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
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公众,即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组织必须与之保持良好沟通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社会组织开展的一切公共关系活动,都是针对公众的。公众构成了组织的一种特定环境,任何组织的发展和成功都有赖于良好的公众环境,都需要得到公众和舆论的认可和支持。
(二)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
公共关系是通过传播媒介的信息沟通而建立起来的,公共关系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传播的过程。公共关系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实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双向沟通中达到双向的信息传递。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公众发生的关系和活动,不属于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通过信息传递,在公众中进行感情交流和传播,从而影响公众的态度,谋求与公众的相互了解、信赖、支持与合作。这是公共关系有别于其他工作的显著特征。
(三)公共关系是一种企业的管理职能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许多环节上显示它的管理职能。它可以使社会组织感应和预见外部环境的变化,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达成自动均衡。它可以协调组织内部决策者与其他职能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之同步运转、和谐合作,创造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积极氛围。它还尽可能准确及时地向组织的决策者提供关于公众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以便组织能及时对公众的变化作出反应,也就是为组织的经营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参与管理过程。
(四)公共关系以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为目标
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是公共关系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组织形象不是由组织自己主观认定的,而是由公众来认定和评价的。因此,只有以真诚为信条,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取信于公众。此外。组织形象塑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当然,组织形象塑造离不开传播沟通手段,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沟通,从而赢得公众的了解、理解、信任和支持,这既是组织塑造良好形象的前提和过程,又是组织具有良好形象的标志和结果。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这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区别于其他传播活动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