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仪式后还要按时祭祖,这是人们为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思念之情而举行的一种纪念活动,目的除了不断给死者提供必需物品外,还在于求得祖先神灵的保佑,使活着的人生活得更好。
祭祖,可以说是丧葬的一种延续。在传统中国,祭祖不仅是国家社会价值体制的中心,更是传统信仰的精髓,因此民间十分重视。我国民俗中,对已故的亲人都有固定的祭祀之日。到了这一天,人们都会供上祭品,磕头烧香,以表示自己的思念之情,祈求祖先保佑。
忌日祭
这是指在死者死亡这一天所举行的祭祀活动。这一天,死者的亲属和朋友聚在一起,或在家里或在祠堂或在墓地,给死者供上祭品,烧香磕头,诉说相思之情。
祭扫人员中,一般孕妇是不能参加的,否则,死者的亡灵恐怕会“扑”着胎儿,使孕妇难产。不仅如此,民间许多地区的风俗中,甚至一般妇女都不准上坟祭扫。这种禁忌看起来似乎是为了避免死者的亡灵“扑”着孕妇腹中的胎儿,其实它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子孙观念,因为女人上坟,意味着家中无男子,死者无后代子孙。古时,禁忌刑徒参加祭扫,因为那时人们认为墓室是先人的阴宅,灵魂凭依所在,受过刑的人去祭墓,会有损祖先之德。
另外,祭祀时还忌遇上佛僧、道士。如果不巧遇上佛僧、道士,俗以为一定要供斋饭与之饮食。只有这样,才会减轻死者的罪孽,便于死者的亡灵早日超度,使其升入天堂。否则,对亡灵不利,将使亡灵入地狱受苦受累。
节日祭
春节祭。除夕之夜,民间有举家团聚,设堂供斋,点香烧烛,恭请祖宗或已故的亲人回家过年的习俗。祭奠活动时,堂屋中挂上祖宗或已故亲人的遗像,摆放牌位,将点燃的香插人香炉,表明祖宗或亲人已回家了。为体现尊重,祭祖的牌位要坐北朝南。
上元节祭。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按民间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必簸米粉为丸,称为“元宵丸”,“丸”与“圆”谐音,取合家团圆之义。元宵丸做好,先供祖宗神,然后焚香磕头,祈福保佑,合家环绕食之。因此上元节是祭祀鬼魂的重要节日。
孝九节祭。正月二十九日,俗称“孝九节”,乃正月最末的一天。家人煮糖粥,中杂以红枣、花生、桂圆、芝麻等东西,谓之“孝九粥”。清早未食“孝九粥”之先,必先供奉祖宗,女子出嫁必于是日送“孝九粥”归宁孝敬父母。
中元节祭。七月十七日为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这一天专为祭祖,各家各户皆备丰厚祭品,鸭与“大米时”(米时就是粉丸,又叫孝子丸)为必需品。中元日必烧纸衣,俗谓“烧纸衣节”,出嫁女子必于是日送“纱箱”,献祭于已故父母。祭祀时由户长高呼某某祖宗名号,然后各子孙焚烧纸衣纸钱。其次序必从高祖、曾祖以至祖考。
清明、冬至祭。清明、冬至是民间祭奠亡者和骨灰落葬的重要时节。在这两个节气里,人们携幼扶老全家出动,有的踏青扫墓,拔草除尘、清洁墓地;有的到殡仪馆或陵园的骨灰寄存室,看望已故亲人,寄托哀思。民间有清明、冬至前后三天落葬、祭扫为宜的说法,因此,丧家要将骨灰落葬地(包括墓葬、壁葬、海葬、树葬、塔葬和草坪葬等),基本上是在这一段时间里。
祭祖仪式在我国流传至今多有变迁,但敬祖灵、寄哀思之心是一致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在祭祖活动中,许多行为和禁约体现了人们报恩、孝顺的思想和邀宠、祈福的愿望。
延伸阅读
墓地上的植物
坟墓上大多有种柏树的习俗,是恐亡者尸骨被邪怪吞食,又古人讲究死后如生,松柏是长绿植物,象征万古长青,精神不死。另外松柏的寿命极长,也代表了死者子孙绵延的好兆头。
民间又多有在坟头尸脚处栽柳树的,说是取其“易活”之意。然而,豫北一带,却忌所栽坟头之柳树早活。栽时就要由一人摇摇、晃晃。这样柳树在短期内不会生根发芽。否则,柳树如果很快就活了的话,别人会认为,此坟中亡灵无人祭祀,其家中无孝顺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