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3700000050

第50章 嫁衣的讲究

旧时将“出嫁”看作是女人一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甚至是唯一的寄托。因此女子差不多从她们会做针线活起,就开始为自己缝制嫁衣了,并且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也都缝进了嫁衣。

嫁衣,既能将新娘打扮得高贵漂亮,又是寓意吉祥美满的服饰。在中国,旧时民间新娘的传统服饰是头戴凤冠,面罩红纱,上身内穿红绢衫,外套绣花红袍,颈戴项圈和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霞帔,挎子孙袋,腕戴手镯,指戴戒指,下身着红裙、红裤,脚穿红绣花鞋,一身红色,喜气洋洋,千姿百态,靓丽耀人。

新娘出嫁时穿何种嫁衣,民间有一定的讲究。

汉族民间一般嫁衣要新,取“新婚大喜”之意。若着旧装,则不吉利,或有新人不贞之嫌。不过,也有一些少数民族有穿旧衣出嫁的风习,在于告诫新娘婚后要勤俭持家。在江苏靖江一带,新娘嫁衣往往比平日穿着还要朴素:青土布衣、青土布裙、青土布鞋,俗称“掸草衣、掸草裙”。据说,这与靖江人曾是岳飞的部下有关。岳飞被召回临安,靖江的先人按照岳飞的嘱咐在这里成家立业,却因多年征战,没有能力为出嫁姑娘做件像样的嫁衣,因而新娘掸掉身上的灰尘和草屑就拜堂成亲了。为了纪念祖先,靖江形成了结婚时新娘穿掸草衣、掸草裙的习俗,也有对婚姻当事人教育和规范的含义。

山东一带,有喜棉忌单的习俗。江西吉安新娘出嫁也讲究穿“棉”。在去男家的路上,无论春夏秋冬,新娘必须穿—件棉袄,因为当地有新娘在进入男家拜天地后,脚不能着地的习俗。而其叔伯等长辈背着新娘进洞房时,男家的亲友可以用木棒敲打新娘的背部,穿件棉袄可作抵御服装。

关于嫁衣的颜色,汉族一般崇尚红色,忌讳白色,其他一些地区和民族也有此俗。如山东一带,嫁衣要上下一身红。云南巍山彝族结婚时,新郎新娘都忌穿白色衣服,直到婚后一百天才能穿白衣。台湾民间新娘出嫁虽亦喜好红色,却又有上头衫、仔裤颜色纯白的,取“忠贞洁白”之意。但无论何种嫁衣,无不含有永结百年之好的寓意。

凤冠与鞋的讲究

在旧时出嫁女子的着装上,最引人注意的是象征吉祥的凤冠。据说,新娘出嫁头戴凤冠的风俗,是因南宋第一个皇帝为报答村姑的救命之恩,降旨特许而形成的。民间认为,出嫁戴凤冠一是吉利,二是与再嫁之女和为妾之女出嫁相区别,那些再嫁和做小老婆的女人出嫁是不能戴凤冠的。

在汉族新娘的嫁衣中,鞋是最能体现出嫁女子女红技艺高低的嫁妆之一。在晋中地区,新娘出嫁前所做的鞋被称为“看鞋”。这样的鞋一般要有6双,至少有4双,多者也有8双、10双的。鞋面上绣有双石榴、葡萄、喜鹊登枝、梅兰竹菊、牡丹、荷花莲子、金鱼戏莲等吉祥图案,堪称女红之最。这些鞋与其他各种嫁妆一起于结婚前一天被送往男家,婆婆、妯娌及邻居女眷们可以评论这些看鞋。但评论的最终结果,主要是看新娘的脚是否符合“三寸金莲”的标准,而不在于评判新娘是否手巧。若看鞋小,新娘未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都要提高不少。显然,这是特定时代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嫁衣风俗。

女子出嫁当日所做的绣花鞋最为精致。此鞋俗称“当日鞋”,不讲究结实,但刺绣必须精致华丽,鞋面所绣图案一般为凤戏牡丹等。这双鞋禁忌用缎子做鞋面,以避“断子”之讳。在山东沂蒙地区,还要在绣花鞋外面套上一双用红绫子做成的软鞋,俗称“黄道鞋”。结婚之日新娘进男家门时,前来贺喜的人可以将“黄道鞋”扯去给小孩子做帽子,俗称以此套鞋做成的帽子给小孩戴,可以不长秃疮。这种套鞋带有禳灾的性质。

延伸阅读

洞房窗口糊红纸的传说

旧时,洞房的窗子都要糊上红纸。待新娘子进入洞房坐床后,让一个小男孩用筷子戳破窗纸,从洞中看新娘子。

这一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水母娘娘生了一只九头鸟儿,奇丑无比,却有一身五彩缤纷的羽毛。它为了显示自己的美丽,四处寻找比美的对象。有一天,它听说洞房里的新娘子最美,就到人间寻找洞房与新娘子比美。它见洞房的门关得紧紧的,进不去,就从窗口把头伸进去。新娘子突然发现从窗口伸进的怪物,吓得大声喊叫。人们闻声赶来,用棍棒打它,九头鸟吓得赶紧飞走了。为了防止九头鸟再来捣乱,有个老人建议在洞房的窗口点上个火把。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自从洞房窗口点上火把后,九头鸟害怕火把烧坏自己漂亮的羽毛,吓得再也不敢来了。后来,人们对这个办法作了改进,在洞房的窗口贴上红纸,九头鸟远远望见红红的,以为是火把在燃烧,也就不敢来了。这一民间风俗就这样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