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择吉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3700000012

第12章 放鞭炮红火吉庆

除夕之夜,人们竞相燃放开门爆竹。爆竹已成为过年的标志,成为新年里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放爆竹不仅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而且寄托着人们对于欢愉和吉利的期盼。

燃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春节期间要持续数日。尤其在除夕之夜,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劈劈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将节日的气氛烘托得热闹非凡。

放鞭炮的由来传说

鞭炮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东方朔《神异经》上说:古时候,在西方的一座大山里,住着一个怪物,长得像人,但只有一尺多长,也只有一条腿。这个怪物生性机敏,不怕人,而人若碰上它就倒霉了,浑身发冷又发烧,不多时就会在痛苦中死去。这个怪物名叫“山魈”。

传说山魈喜欢在过年时下山,人们都很害怕。有一年冬天,一位农民在山上砍了竹子回家,一路上感觉很冷。他想,我何不烤烤火,吃点儿东西再赶路呢?于是,他随手折了一堆小竹子燃烧,竹子在火中劈劈啪啪炸得直响。这时,他突然看见山魈,吓得丢下竹子就跑。谁知这个怪物看见那堆正在劈啪作响的火堆,跑得比这位农民还快,一眨眼就钻进山里,再也不见出来。原来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人们掌握了它的这个弱点,就在每年正月初一早晨鸡鸣的时候,在各家的庭院里烧竹子,火光熊熊,竹裂声啪啪作响,吓退山魈,使它再也不敢出来害人。

当然,这毕竟只是一种传说。但是其中驱鬼逐邪、避祸求吉的意愿却沿袭下来。

放鞭炮的沿袭变革

爆竹的正史,来源于“庭燎”,《诗经·小雅》上早有“庭燎晰晰”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做成的火把。竹竿燃烧时发出爆炸声,故又名“爆竹”。火药发明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但仍然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唐代,一些地方连年发生瘟疫,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火药放进小竹筒里,点燃爆炸,以驱除山间的瘴气。火药竹筒发出的响声远比烧竹子响得多,传得远,以后人们就学习他的方法驱瘴避邪。

到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新的爆竹。还有人用麻筋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称为“鞭炮”。考究的鞭炮全部用红纸扎成,燃放后,红纸片铺满地面,谓之满地红,取其吉利之意。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清代《红楼梦》和《燕京岁时记》等许多明清小说、笔记中,都记述了爆竹的许多品种,如“一声雷”、“飞天十响”、“双响震天雷”、“二踢脚”、“匣炮”等。

爆竹原用以驱邪,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到迎神、祭祀、赛会、祈祷等民俗活动中,甚至所有的喜庆活动如婚嫁、祝寿、开业、新屋上梁等场合,都少不了爆竹。

由于爆竹易燃、易爆、容易伤人,每年因烟花爆竹引起的事故、火灾不计其数,造成重大损失。现在不少城市采取了改革旧习俗的措施,在人口稠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延伸阅读

“年兽”的传说

关于过年,中国流传着许多不同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年兽”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把“年”吓得逃回海里,不再危害人们。人们庆幸过了“年关”,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从此有了“过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