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6211000000066

第66章 可不可以

同事和朋友中好些去过中国。回来后,在大叹中国的锦绣河山,历史古迹,经济繁荣后,总要叹息一番:

“你们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贪图方便和舒服了。”

“我们中国人勤劳勇敢,怎么贪图方便和舒服了?”我不服气。

“你们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垃圾乱扔。”

“还有啊,你们中国人总爱大声喧哗,尤其是在公众场所。”

“你们中国人虚伪,总标榜自己善良,可看看你们怎么对待动物的,太残忍了。”

一番争论下来,我总是无言以对。最近瑞士成了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国,认识的瑞士人在为我感到开心的同时,也把他们的担心告诉我:

“我们就是怕你们中国人走哪都很大声地说话,当年日本的旅游者给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安静,除了走哪都拍照。”

作为一名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我对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我以我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不能忍受的是他人对中国的任何偏见,我总会为祖国的变化而欣喜异常,可每次当我回到中国,我却总是感到遗憾和失望。

春节期间和父母游漓江。当看到阔别十几年的漓江水依然清澈见底时,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对父母感叹:

“看来咱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很多!”

正说着,旁边一位戴眼镜的青年妇女,拉开船上的窗户,将她面前吃剩的牛奶袋,香肠皮和水果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扔到了漓江里面。而旁边船上的服务人员却不闻不问。气不过问他们靠什么吃饭,过好日子,不就是靠的这美丽的漓江吗?等漓江被污染了,没有游人了,该怎么办?被问者,看着我,茫然不已……他们一定以为我是哪来的疯子。

从深圳到广州的高速公路,越接近广州,天越灰,还不时闻到烧轮胎发出的恶臭和黑烟。路旁的一堆堆的垃圾让人看得心惊胆战。先生不解地问我:

“你总是说你们中国人爱干净,可你看看这到处的垃圾。”

我低头无语。我又能说什么呢?

瑞士是一个环保意识很强的国家。在这里,每个住宅区都设有一个回收站。站里摆着好几个不同颜色的大的箱子。那是用来回收各种废品的。光回收玻璃制品的就有三个不同的箱子:绿色,棕色和白色。此外还有回收纸类的箱子,硬纸箱的,废油和衣物等。每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会收到一些特别的塑料袋。那是让人们将旧的衣物等放进去,再放到回收站。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回收方式,自觉的将垃圾分门别类,甚至连做饭剩下的废油都装到小瓶里,再送到回收站。每天做饭洗菜剩下的烂叶子,果皮都会被人们送到被人们称为“绿色垃圾”的回收箱里。这些事看起来繁琐,其实不然。这比起将所有的垃圾堆放在一起要环保的多。

非典时期,人在海外,可心在国内。每天上网看新闻,每天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对朋友说:

“咱中国人身上的很多陋习肯定会因非典而改变。”可当非典过后,却看到,听到一些陋习又抬头了。

祖国,我深深爱着的,养育我的祖国,我想在这里问问我的同胞们:

“我们可不可以……”

年轻的父母们,我们可不可以以身作则,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爱护我们的环境,不乱丢垃圾,保护大自然。要知道我们是孩子的镜子,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餐厅里的食客们,我们可不可以将吃剩的骨头等放在桌上,不要吐到地上。

街上的行人们,我们可不可以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闯红灯。要知道这不仅是约束,更是对您自己的关心。

开车的人们,我们可不可以礼让三分,不为那一秒之快而闯灯,转弯时请打上转弯灯。您的安全也是他人的幸福。

外出的游人们,祖国的山水古迹固然让人流连忘返,请不要忘了保护它们,保护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不可以不到处写下“某某到此一游”,我们可不可以不大声喧哗,要知道,很多东西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坐车的人们,我们可不可以排队上车,先下后上。方便他人的同时其实也是方便自己。我们可不可以尊长爱幼,不要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那些企业家们,在你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的同时,可不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想想,不要将废气,废水直接排到江河里。建一条环保线就是造福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还有,我们可不可以,对狗啊,猫啊的多一点爱心?因为那也是一条生命。

我们可不可以……

亲爱的同胞们,我们可不可以,将脚步慢下来,用心去拥抱我们的生活,用爱去美化我们的环境,让爱护环境不再只是电视上的广告语,不再是光说不做的口号;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不再是过去的记忆;让尊长爱幼不再是假象,让人人真正做到有社会公德。那,我美丽的祖国该将是怎样的美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