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6211000000052

第52章 神奇中药

瑞士人喜爱中医,相信中药,这从越来越多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所就可见一斑。近年来,随着中瑞文化交流的开展,我国不少资深的中医也被派到瑞士,于是中西医结合的诊所就像一朵朵奇葩开在瑞士的大小城市。单我知道的就有两间。索伦多的诊所,玫瑰城的诊所。这两间诊所的中医一位来自我国的东北,一位来自北京。随着中西医诊所的出现,中国的中医药,也逐渐为瑞士人所接受并喜爱。很多瑞士人谈起中药津津乐道,一点也不亚于中国人。

在一次聚会中,一个瑞士老板告诉我他的爱好——就是中医。他为此还上过中医学习班。他还说,他能给人针灸。我问他行不行?他的回答可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的亲戚朋友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我针灸。”说到得意处,他一边向我眨眨眼,还一边颇神秘地说:“嘿,效果还不错!”我不免为这位瑞士老板的大胆感到担心,同时我也为他如此喜欢我国的中医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人,我对中药的信赖是无二的,当年出国,母亲就曾帮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中药让我带上。这样在我的办公室里就有了一个小小的中药百宝箱。同事有个腰、腿痛,我便给他们用活络油搓一搓,揉一揉,谁头痛、鼻子不通气,我就给他们两天的油,让他们擦在额头和太阳穴上。你别说,这一招还真灵。久而久之,同事对中药由最初的怀疑不敢用,到相信抢着用。现在我的小药箱已经成了我们办公室的公共药箱了,谁要是有点小毛病,都会说:“英博,我感冒了,请你给我一点药好吗?”如今,就连极端排斥中药的小头头,自从用了我给的药治好了他和他女朋友的感冒后,也迷上了中药。我回中国时,他还让我一定帮他带两瓶二天的油呢。

蒂欧是我先生,同一些瑞士人一样,开始时对我们的中药持排斥的态度,他只相信瑞士生产的“中药”,那是从各种花和草提炼出来的无任何化学成分的中药。自从和我结婚后,在我的影响下,他渐渐对中药也产生了兴趣。特别是两次生病被我们的中医治好后,他简直成了中医的崇拜者。

一次是2001年八月,蒂欧在服兵役期间,不小心得了热伤风,天天咳个不停。药也吃了,针也打了,就是止不住咳。那次刚好赶上回中国探亲,爸爸看他咳个没完没了,就带他去看中医,一副药下去,好家伙,立即见效,当天晚上就没听到他咳嗽。三服药下去,咳嗽完全好了。高兴得蒂欧一个劲地说:“中药真棒!”

如果说这是蒂欧第一次尝到中药的甜头;那么,他脖子上长疖子那次才是让他真正领略到中医的神奇。

那年夏天,蒂欧的脖子后面不知为什么突然长出一个疖子,开始还不以为然,以为过几天就好了。谁知疖子越长越大,并开始疼痛。时值炎炎夏日,这下可把蒂欧折磨得够呛。吃不下,睡不着。我天天熬绿豆汤也不管用,家里又没有对症的中药。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去看家庭医生,医生看了半天,用手碰碰,顿时疼得蒂欧大叫起来,把医生吓得一哆嗦。

“真有那么疼吗?”医生小心翼翼地问。

“那还用说。”疼痛使得蒂欧几乎大叫起来。

深思熟虑后,医生说:“还是把它给割了吧。”蒂欧一听,坚决反对。怎么办?我和蒂欧陷入了忧心忡忡之中。突然,我想起了玫瑰城中西医诊所的吴教授,不如去那试试。吴教授仔细地给蒂欧作了检查之后,说:“这是因为体内热毒太重引起的,疖子里的脓出不来,所以痛。要是有我们中国的黑膏药就好了,往疖子上一贴,不出两天,脓一出来,疖子就好了。现在只能用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如果一星期内脓再不出来,那就只能动手术了。为了治病,一向最怕扎针、喝中药的蒂欧,也只好乖乖地天天去针灸,坚持吃中药。还不到一个星期,奇迹真的发生了,一天早上,蒂欧突然感到长疖子的地方好像有东西流出来,我一看,果然脓流出来了。说来真奇,没过多久折磨蒂欧一个来月的疖子就好了。”

从此,蒂欧便迷信上了中药。有个头疼脑热的,喝一管清开灵;遇到个肚疼什么的,藿香正气丸。就连他的同事有个小病小灾的,他也会对症下药。有一次他的同事不慎手受伤了,蒂欧立刻给他涂上万花油,过两天同事手就好了。这下蒂欧有神奇中药的名声在公司传开了。现在蒂欧的办公室里也有一个小小的中药百宝箱。

现在,无论是我的瑞士亲戚朋友,还是同事,“中药”已经同“神奇”连在一起。为此,我为瑞士人接受并喜爱我国的中医药感到欣慰,但我更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医学为外国人所推崇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