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6211000000110

第110章 再见洛桑

因为要到洛桑会见客户,所以早上六点就爬了起来。从苏黎世到洛桑,两个小时的火车,好在是头等舱,人不多。就多少有了舒服的感觉。天气很怪,一会儿太阳当头,一会儿就细雨飘飘,甚至到了洛桑,居然顶着太阳下起了雪。客户是一家制药厂,因为用了我的产品,所以这次当地的销售经理就邀请我看看客户新建的厂房。厂房非常的现代和漂亮,就坐落在日内瓦湖畔,从办公室望出去就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厂房管理得非常严格,进出都要打卡,然后就看到了公司的食堂。我想我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设施如此好的食堂。碰巧午饭时间又到了,可他们还没有吃饭的意思,也只好忍着口水带着饥肠辘辘的胃穿过饭菜飘香的食堂。好在最后在一家味道不错的餐馆喂饱了我的胃。可惜的是给饿过头了,到了餐厅居然就没了食欲,只好强撑着吃了一盘面,搞得同事直说我太为公司省钱了。

算下来,这是第三次到洛桑了。头两次,对洛桑的印象不好,这次感觉有了些不同,相信跟会说一点法语有关。都说语言是打开世界的门,此话不假,可还是有些不同。

在洛桑火车站等火车的时候,被呼呼的北风给吹进了旁边的一家化妆品店。正好,早就想买眼霜了。因为对法语还不是很有信心,所以一进门就拿出了当年刚到瑞士的小心翼翼,轻轻地问:

“请问可以讲英语或德语吗?”

“我们是在洛桑,洛桑是讲法语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讲法语。”收银台后面的伙计看了我一眼,用趾高气扬的法语告诉我这么一段话。

什么东西!心里暗骂了一句。然后用我磕磕绊绊的法语告诉他,我不过是个过客,住在苏黎世,法语讲得不好。我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眼霜。

听到我用法语告诉他我不是本地人后,他才慢腾腾地跟我讲起了英语。

前面我说的不同是指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不同。就拿德语区来说吧,我刚到瑞士时一点德语都不会说,可买东西逛超市从来没有难过我。每次我都会问人会不会讲英语,而人们通常的答案都是:“我尽量。”可每次到瑞士法语区,就跟个聋哑人一样,他们明明知道你是游客也不会屈尊开口跟你讲英语。这也是我为什么下定决心学法语的原因。

前不久看过一项调查,说其实瑞士法语区的人只是热情,而瑞士德语区的人是开放。这个开放是指对新鲜事物的认同和接受。现在想想不无道理。法语是一种优雅,漂亮的语种,可瑞士法语区的人们,不要因为她漂亮就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该说法语吧!巴黎曾经因为她的人不会讲英语而让旅游者有点怵头,可现在无论餐厅,酒吧,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用英文回答你的疑问,帮你点菜什么的,这对于不会讲法语的旅游者无疑是个喜讯。

当然,我也不能一棒子将所有法语区的人给打死,毕竟在这还是能找到会将德语,英语的人。我真的希望,为了法语区的形象,也为了广大的不懂法语的旅游者,法语区的人们,真正地开放一回吧!

火车开得很快,有点头晕,暂时写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