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西路军:天山风云
6204000000054

第54章 2、不让飞,我们到前线打日本鬼子去!

新兵营返回延安不久,新疆泛起了一股疏远苏联、冷淡中共的逆流。中共人员的活动不断受阻挠,航空队的飞行也越来越少。1940年夏天,盛世才借口镇压塔城、喀什的所谓叛乱,把三中队的几架好飞机都调往外地,迫使中共学员停止了飞行训练。

夏天过去了,秋天也过去了。航空队第一、二中队飞机频繁出动训练,唯独第三中队的复飞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中共学员整天埋头学理论,心情一天比一天焦急。

每逢星期天,大家见到陈潭秋的第一句话就是:“有复飞消息吗?我们坐不住了!”

陈潭秋总回答说:“还没有商量通,再等一等。”

报纸上不断传来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疯狂轰炸我大后方的消息,盛世才疏远中共的活动,也与日俱增。大家终于按捺不住了,纷纷找党支部要求:“不让飞,我们就回延安去,到前线打日本鬼子去!”党支部向陈潭秋反映了大家强烈的求战情绪。陈潭秋表示同情,同意发电报向党中央反映航空队要回延安参战的请求。

电报发出了,久久没有回音。大家又以航空队全体党员的名义,起草了一封长长的请战书,请陈潭秋转送中共中央。请战书首先汇报航空队受党的委托,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两种机型的驾驶和维护技术;接着,向中共中央反映盛世才对中共学员的冷淡情况,再等下去也难于学到更多的技术。大家向中共中央请求:

一、有可能,让我们全体回延安,力争苏联援助我党飞机,组建我八路军航空队,从空中打击日本侵略者;

二、暂时无条件组建我军航空队,请求批准我们回延安参加地面部队,到抗日前线去作战;

三、党中央认为现在不适宜回延安,最好与苏联联系,让我们到苏联空军去参加反法西斯战斗,或者商请苏联再给新疆提供一部分航空器材,以便使我们恢复飞行。

请战书送往延安后,约莫过了一个多月,陈潭秋在一个星期天对大家说,党中央给航空队的同志回电了。电文只有八个字:“严守纪律,安心学习。”

党支部立即组织传达、讨论。大家认为,虽然思想上没有完全想通,但中共中央的指示应无条件地坚决执行。从此以后,大家的头脑比较冷静了,克服了急于求战的情绪,又开始埋头钻研航空理论。

这段时间,盛世才航空队的军官也不管他们,所有时间都可自行安排。陈潭秋指示大家: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认真组织自学,为将来革命斗争的需要,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他们三天两头跑书店,用积攒的津贴,集体购买了各种新书,开设了马列主义理论、政治、军事、历史、地理、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俄语等十多门自修课程。各人按兴趣选学几门。大家起早贪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暂时忘却了外界带来的烦恼。

1941年初,苏联援助了盛世才六架依-15战斗机和两架依-16战斗机,以及其他一批军事装备。盛世才对苏联及中共的态度有所缓和。在陈潭秋的积极交涉和苏联顾问的大力协助下,他们终于在停飞八个月后,又重新恢复了飞行训练。

依-15是双翼战斗机,单人驾驶,不能收起落架,装1台750匹马力的发动机,最大时速370公里,可爬高到5000米;火力较强,装2至4挺七六二毫米的机枪,可挂4枚50公斤炸弹或6枚火箭。

依-16是当时苏制第一代比较先进的单翼能收起落架的战斗机。飞机最大时速525公里,航程800公里,升限约5500米,装2挺七六二毫米的机枪和2门20毫米机关炮,还能挂6枚火箭。在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这种飞机,对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作战,获得了出色的战绩。

对航空一窍不通的盛世才,不明白这两种飞机的战斗性能,听凭苏联顾问主持改装训练。陈潭秋和苏联领事馆商量后,苏联顾问名义上按统一条件,实际上按内定人员“挑选了”十人首批改装。其中有吕黎平、方子翼、方槐、陈熙、方华、袁彬、刘中惠、夏伯勋、杨光瑶九名共产党员和姚维滔。他们开始在欧亚机场和地窝堡机场改装,后来移到了迪化西北约60公里的高家户野外机场改装。

驾驶这种崭新的战斗机,大家太激动太高兴了。在苏联顾问带教下,顺利放了单飞。接着,连续组织大强度、大场次飞行,在较短时间内,九名共产党员完成了高级特技,单、双机对抗空战,打地靶和低空轰炸等重要战斗课目训练。尤其是轰炸、射击训练取得了好成绩。九名同志在400米、1000米高度的轰炸中,弹着点在靶圈中心点的10米内外,最远也没超过30米。方华在地靶射击时,所有子弹、炮弹几乎全部命中靶心。苏联顾问检查靶标时,看到靶心密密麻麻的弹孔,跷起大拇指一个劲地说:“XOPOШO!XOPOШO!”

高家户是新建的草地机场,附近住着十几户湖南籍人,叫做“湖南营”。相传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办新疆,收复被沙俄和英帝侵占的新疆失地后,留下部分湖南兵在这里开荒种水稻,后来湖南兵就在这里成家立业居留下来。

大家住在帐篷里,起居很不方便。夏天的蚊子非常多,一挥手能抓好几只。机场周围人烟少,伙食很难办好,加上飞行繁忙,大家渐渐消瘦了。

陈潭秋了解后,就从苏联领事馆借来了几支小口径步枪,让他们自己打猎改善伙食。这可给大家解决了大问题。因为机场附近有一大片芦苇荡,里面水泡子星罗棋布,成群的野鸭飞进飞出,戏水觅食,还有狍子、野猪等许多野生动物。小口径步枪50米以内打得很准,他们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打猎。方华、张毅最积极了,枪法也好,每次出去都能如愿以偿,肩扛手拎地带回来一大堆猎物,可供大家连续几天饱餐,保证了改装训练顺利进行。

他们在航空队学习的四年中,发生了三起严重飞行事故。第一起是1941年夏天,在妖魅山上空双机相撞,其中长机机毁人亡,僚机迫降成功;第二起是1941年冬天,盛世才的中队长王应其少校,驾机到迪化以东的巴里坤执行任务时,机毁人亡;第三起是1942年夏天,中共飞行员汪德祥,在高家户机场飞特技时,进入螺旋,没有改出来,失控坠地,不幸殉职。

妖魅山事故那天,二、三中队混合飞行。中共飞行员胡子昆与盛世才的飞行员张实中各带一名领航员,在机场上空飞双机编队盘旋课目。起飞不久,大家发现离机场不远的妖魅山上,突然升起了滚滚浓烟,空中两架飞机不见了。

苏联总教官利佐古布马上将在场的飞行员集合起来,指着冒烟的方向问:“那边飞机坠地燃烧了,谁敢驾机去低空观察事故情况?”

有天职在,就有听从召唤的;有死神在,就有敢去赴约的。在场的中共飞行员立即举起手,高喊:“我去,我去!”盛世才的飞行员望着燃烧的烟柱,脸色煞白,腿打哆嗦,你看我,我看他,无一人敢报名前往。

总教官对盛世才的飞行员投去不屑的目光,指定吕黎平去。

吕黎平驾依-15起飞,几分钟就飞到了妖魅山上空。他在低空盘旋中,见半山腰有一架飞机残骸在燃烧,再次降低高度沿西河坝寻找,终于发现另一架飞机趴在河滩上,机体还完整,有两个黑影在飞机旁边蠕动。他马上飞回机场,向总教官报告了现场情况。

汽车出动去现场抢救,拉着受轻伤的胡子昆和同机的领航员回来了。原来,胡子昆是僚机,在缩小编队间隔时,长机往僚机靠近,而僚机比长机高,由于操作不当将长机撞了下去,自己也歪歪扭扭地迫降到河滩上。总教官和航空队大队长问清事故原因后,将胡子昆训了一顿。

“还敢不敢飞?”总教官又问胡子昆。

“敢!”胡子昆响亮地回答。

第二天又安排胡子昆飞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