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雪花的传说
6191700000017

第17章 驼二爹

像犁弯一样弓着腰,永远也抬不起头的驼二爹,就住在村前那间破草屋里,门前有一道破墙围着。

太丑了!也就没人当他一回事。孤零零地出、赤条条地入,最值钱的也就是院中的那棵枣树。

秋日,枣实成熟了,打下一片,卖个零花钱。如此而已。

他有哥嫂、侄子,可从来没有进他的屋里;他有个侄女儿莲儿,可是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分了工,就住在县里的化工厂。

只有莲儿怜惜过他。

莲儿从县里回来探家时,还特意给二爹买了礼品呢。驼二爹六十多了,还是第一回有人送来东西,感动得不得了,可又无以回报。莲儿还给他拆了被子,认真洗过浆过,干干净净,透出一股他从未体验的温馨。驼二爹忙掏出积蓄已久的几块钱,塞给侄女儿,让她买糖吃。莲儿笑道:“二爹,该掏钱的是我呀。你一辈子会有谁给钱你用呢?”驼二爹听了这句体贴话,流下了一脸泪。从此天天念记侄女儿的好处,把侄女儿当做惟一的亲人,当做亲生的女儿。

九九艳阳天,霜雾里的枣果青里泛红了,盼望已久的驼二爹摘下一批,挑出大的肥的,留给莲儿。这才是他对侄女儿的唯一报偿。

日子静静流过。驼二爹还是驼二爹,只是岁月的霜,已撒在他的头上,写在他的脸上。更有不同的是:心中多了一份惦念、多了一份冀盼、多了一份美好的祝愿。

开始,莲儿年年还回来几趟,后来越发少了。自从当了车间主任,更忙了。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人生的几部曲一就其而过,剩下的只有工作、责任和义务。想亲人了,将母亲接过去住几日,故乡便不再有了多大的分量。然而,在单身丑汉驼二爹心中,却永远不会失去那份牵挂和冀盼,只有与日俱增、俱浓、俱切!

“莲姑什么时候回呢?”他到嫂子家去打听。

没有人搭理他。

“唉,我想见她呢,想见外孙呢。”

“有啥见头!人家有家有工作,还像从前?”嫂子鄙夷地说。

“唉!”驼二爹长叹一声。他有一年多没有见到莲姑了。

终于有一天,莲姑托人带信,让无依无靠的驼二爹进城住几日。驼二爹那个高兴劲呀!似乎腰杆儿也挺直了几分。心说没有白疼莲姑,这孩子心眼儿好哩。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准备好要带的东西,到嫂子那里去打听行期。可等到的却是嫂子的一呵斥:

“叫你去,你就真去了?没撒泡尿照照自己,难道你怕没人知道莲儿娘家里还有你这样的驼鬼不成?活现报!”

驼二爹被骂得原形毕露,骂得狗屁不如,骂得差点儿钻了老鼠洞。是啊,自己太丑了,平日里连赶集都不愿去,何况是县的大世面?真是得意忘形啊!

可是,驼二爹太想念莲姑了。思念久了,就恨自己为什么长得这样难看;思念久了,眼泪就不听使唤。

驼二爹整整睡了三天……

又是一年枣树秋。驼二爹又挑好了一包枣实,托嫂子带到县里去,可嫂子说:“现在哪里有工夫?”

“再不送去,枣子就坏了哩。”

“是啥好东西!她稀罕这?”

唉,嫂子不知,这是驼二爹的一片心啊!驼二爹两年多没见到侄女儿了。那是他心中惟一的亲人,惟一记着他、邦过他的孩子,他的思念和希望之所在。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思念,除了他又丑又驼的驼二爹,谁能体会得到呢?

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驼二爹出现在一百多里远的县化工厂家属院门前,背上驼着一个大布袋。他朝大门里张望了一眼,就见一个看门的老太婆出来了,朝他连声吆喝:

“要饭的,到乡下要去。”

“我、我不是要饭的。”驼二爹脸红心跳地说。

“那你干啥?”

“我给莲、春莲送东西的。”

老太婆上下打量着驼二爹,问:“她是你什么人?”

“是我一个村的。她家叫我带点儿东西给她。”

说着就卸下袋子,交给老太婆,恳求说:“麻烦你交给她好吗?”

“邬春莲!邬春莲!外面有人找!”老太婆冲院里的一个房间喊。

“莫喊!快莫喊!”驼二爹连忙摇手。

“咦,咋又不让喊?”

正僵持间,莲姑出来了。两年不见,莲姑出落成了一个体面富态的少妇,见了驼二爹,一脸地惊喜:“二爹,你来啦?”

“我不是你二爹!”驼二爹扭身就往外跑。

“二爹,你咋的啦?”莲姑赶过去抓住了二爹。

“你认错人啦!”驼二爹甩掉她的手,又跑。

莲姑不解地追过去,拉住二爹:“二爹,你到底咋的啦?”

驼二爹低声说:“你快回去,别理我!我长得丑,会丢了你的人!”

莲姑一愣,她抱住驼二爹,哇地一声哭了,连声说:“二爹呀,我的二爹呀……”

积蓄已久的眼泪,再也禁不住地淌在驼二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