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母亲的眼泪
6191000000061

第61章 孔融出名后

孔融至今都没有搞明白,“让梨”何以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先是誉为“明日之星”,接着树为“十佳儿童”,不久又成为“文明标兵”。就连自己的父母,也分别当上“优秀家长”和“巾帼模范”。

孔融出名后,好事就纷至沓来。文化部门准备拍摄《少年孔融》电视连续剧;出版部门打算编著《孔融轶事》系列图书;宣教部门已将孔融收入“世界名人录”;组织部门已将孔融纳入“后备人才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孔融还是个黄口小儿,就已收到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名校的入学通知。至于聘请孔融主持剪彩仪式和担当产品代言人的,更是络绎不绝。孔融只要一露面,就会被粉丝团团围住,恳请签名的、乞求合影留念的、追踪采访报道的、探询成功秘诀的,常常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孔融出名后,三间茅庐就变得仄逼起来,学习取经的常常这一拨还未走,另一拨已经光临。孔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一言一行代表着地方的形象。因此对于蜂拥而来的学习大军,不仅要好酒好菜的供着,还得安排娱乐、休闲、游览什么的。几番下来,不仅掏空了老底,还拉下了饥荒。

孔融出名后,邻里关系就尴尬起来。乡邻们遇到孔家人,要么虚与委蛇,要么视而不见。尤其是对孔融让梨的事件,态度更是大相径庭。说孔融让梨是因为智力低下的有之,说孔融让梨是因为另有所谋的有之,说孔融让梨是因为不爱吃梨的有之,说孔融让梨是一个谎言的也有之。面对这些奇谈怪论,孔家除了叹息,一点办法也没有。

孔融出名后,久未谋面的亲戚纷纷出现了。他们或请求解决职业学业,或拜托提升级别职别。就连看病抓药,报批宅基地,申请生育计划等事情,也不忘请孔家帮忙。有一个亲戚甚至还要“亲上加亲”,招孔融为东床快婿!面对这些“狮子口”,孔家只要稍微皱一下眉头,就会斥之为不肯帮忙,忘记根本。

孔融出名后,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大款。谁家缺少银子,都想在孔家得到解决。乞讨的、借贷的、拉赞助的、要求投资兴业的,这方还未唱罢,另一方已经登台。尤其是那些蟊贼,不仅三番五次骚扰,还肆意毁坏家具,闹得孔家苦不堪言。

孔融出名后,处境就变得特殊起来。上课时,其他同学可以随意打闹,孔融却必须绝对守纪。考试时,其他同学可以“红灯”高挂,孔融却必须门门高分。劳动时,其他同学可以拈轻怕重,孔融却必须勇挑重担。募捐时,其他同学可以自愿自由,孔融却必须主动积极。同学之间有了纠纷,别人可以恶语相向,孔融却只能沉默忍让。孔融原本就是个内向的孩子,如此一来更加孤僻了。

孔父见家中麻烦不断,知道结症所在,于是便决定忍痛割爱。谁知孔融却说,不行,如果这样,那我们的苦不就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