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179100000004

第4章 品茗啜茶说茶盅

“回回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子白帽帽”,“不吸烟不饮酒,盖碗子不离手”。这是流传于宁夏回族农村的俗语。

盖碗子也叫“盅子”、“茶碗子”、“三炮台”,古代叫“茶盏”。它是由茶碗、茶盖、茶托(长方形叫茶船)配套而成,南方人称“三件套”,北方人叫“三合一”。

盖碗子的配套是经历了几个历史时期而日臻完善的。从商代到隋朝期间,人们饮茶多用“盂”(饭碗)。自唐代开始,饮茶用具才从食具、酒具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体系。那时吃饭多用黑色陶瓷制成的底小大的粗糙“海碗”;饮茶则用底小口小的白瓷和青瓷器皿——茶碗。

茶碗在《茶经》一中叫“盏”,古代诗人称之为“瓯”。当时浙江的越州、湖南的岳州、安徽的寿州均出茶盏。

越州的茶盏最为著名。一盏一托式的茶盏,不仅可盛放茶水,而且增添了装饰性,给人以清雅庄重之感。越窑茶托为四片卷边荷叶形,托面下凹形成一定高度的底,凹中放茶盏。盏呈莲花形,轻薄精巧。诗人徐寅赞日:“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水盛绿云。”高僧皎然也赞道:“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可见那时的陶瓷工艺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长安、成都、杭州等地瓷盏甚为普遍,而且有一盏一托的茶舟、茶船。饮茶时用托端着碗底,可避免茶水溢出渍湿衣或茶盏导热烫手。唐代文人李匡义在《资暇录》一文中介绍,茶托子是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年)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的。文日:“蜀相奇之,为制名,而活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崔宁的女儿燕云聪明美丽,嗜饮茶。刚烹煮的茶汤盛于杯中十分烫手,燕云小姐取来一个小碟托底,虽然能隔热,但容易杯倾汤溢。她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妙法:用蜡融化做成凹窝,把茶杯固定住,来回走动就不致汤洒杯倾了。她告诉父亲,乃父大喜,命木工仿做一具木制托盘。此后,又有竹托、瓷托。

宋代使用的茶托十分讲究,而且有严格的规定。周密在《齐东野语》一书中有“有丧不举茶托”、“托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的记载。当时茶托多漆朱红,死人忌讳红色,故在居丧期间,无论家人饮茶或以茶待客,均不用茶托。这种礼俗不仅一般平民要遵守,皇室家族也一样。

元代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盏幽靓典雅,造型独特,十分畅销。那时因为回族先民刚刚定居西北和中原,“缘回民以牛羊常食,非佐以茶茗不易消化”,“穆民不饮酒,以茶代酒更甚”。因此茶具用量猛增,茶盖也在这时出现。从此,茶盏便由一盏一盖一托配合成“三合一”完整的器具。

我国茶具以景瓷和宜陶较为流行和名贵,景德镇的白瓷盏、宜兴的紫砂壶畅销国内外。回族聚居区全部使用配套茶具,条件好的家庭多使用瓷盖碗、锡托盘、铜茶壶、陶茶罐。最著名的“青花双龙茶具”,其茶壶、茶杯、茶盏、茶盘上均绘有一对凌空飞舞、气势雄伟的青龙,口沿周围青艳翠丽的带状边饰也颇为精巧,令人赏心悦目。白釉青花瓷装饰清新典雅,外壁绘有山水人物、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图案完美逼真。宁夏盖碗多来自石嘴山瓷厂,有纯白、淡绿、褐黄、天蓝等颜色。有绿底黑字,也有黑字白底。书法道劲有力,令人叹为观止。有的还有阿拉伯文“清真”字样,显得古朴庄重,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